【生平】
王叔和,名熙,晋朝高平(今山西高平县)人,一说今山东省邹县人。据《针灸甲乙经》序称王叔和是“近代太医令”,表明王叔和与皇庸谧生活年代相当靠近;而皇甫谧是生活在魏、西晋两个时代的人物,王叔和也极有可能是生活在魏和西晋两个时期,惜正史未能为王叔和立传,其他文献亦无具体资料可考,致使王叔和的生卒年代无法确定。一说是三国时期魏人,一说是晋人,但多数文献记载其为西晋名医,是大致可信的。
【佚事】
王叔和学识渊博,为人诚实,性格沉静。他潜心研究医学,洞识养身之道,精于切脉诊病,并做到了当时的太医令(太医令相当于今天的最高级医院的院长)。他平生雅好著述,在中医学发展史上,主要做出了两大重要贡献,一是整理了《伤寒论》,一是著述了《脉经》。
在王叔和生活的时期,因为经过连年的战争,许多书简都散落佚失或残缺不全了,即使是几十年前才完成的《伤寒杂病论》也遭到同样的命运。作为太医令的王叔和深知这部医学医著的伟大价值,便广泛搜集仲景旧论,到各地寻找该书的原本。功夫不负有心人,有一天,终于成功地得到了全本《伤寒杂病论》。他加以整理和修复,并将其论述伤寒部分定名为《伤寒论》,这就是我们今天所见到的《伤寒论》。经过王叔和的整理,才使得《伤寒杂病论》能够流传至今,功大莫过于此。
第二大贡献,就是王叔和著成了《脉经》,这是继《难经》之后的第一部脉学专著。在此书中,王叔和将古时的三部九候诊脉法归纳整理又大胆创新,改作了“独取寸口”的寸口脉诊断法。他将脉象分为24种,并与“平脉”(正常人的脉象)做了比较和区别,对于每种脉在医生手指下的特点,代表病证等等,都描述得十分贴切,语言生动准确,非常实用。这一脉诊方法的重大改革至今仍然沿用,几千年来,屡试不爽,实实在在地是经受住了时间的考验,这一重大贡献是大胆识与大学问的结晶。
王叔和整理千古奇书《伤寒论》,著述传世佳作《脉经》,在中医学的发展史上,可谓丰功伟绩。在对中医学的学习和实践过程中,先要遵古、博古、习古以继承前学,才能知新、用新、创新以发扬医理,这才是学习中医学,宏扬中医事业的正道。
【学术成就】
王叔和不但是一位精通脉学的医家,也是一位相当重视针灸学的著名医家,对针灸学的发展作出了相当大的贡献。《脉经》虽以论脉学著称,但其中也有较多篇幅用来阐述针灸学的内容。书中对经络病候、腧穴理论、辨证分型、刺灸方法等均有所涉及,补充了针灸学的部分理论,对针灸学的发展有较好的促进作用,现将《脉经》对针灸学的贡献归纳如下:
(1)倡导针灸务先切脉。王氏认为:在进行针灸治疗以前,必须进行诊断,而诊断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就是切脉。《脉经》中的诊疗特点是将切脉与脏腑经络辨证密切结合等,以脉象为先导,然后论述证候或症状,最后决定针灸治则及方法。
(2)临证时主张针、灸、药结合。王叔和的《脉经》中,常可见针刺、艾灸、方药综合治疗的论述,可以看出王氏对针刺、艾灸、方药三者无偏颇。
(3)补充了俞募穴理论。《内经》、《难经》中已经出现了“俞”、“募”穴的名称。但《内经》中只有五脏背俞穴的名称和位置,对于六腑之背俞穴仅提出“六府之俞各穴”,并未列出穴名和位置;《难经》中也仅仅提到了“五脏募在阴而俞在阳”。《脉经》中则明确了五脏六腑中的十个募穴和十个俞穴的名称及有关定位,大大丰富了俞募穴的内容,使俞募穴理论向系统化和条理化的方向发展,距六脏六腑十二俞募穴的完整理论已经近在咫尺。
咨询电话:010-87876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