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中医药知识问答金匮知识问答正文

“治未病”的意义是什么?张仲景是怎样论述虚实异治的?

一、治未病的意义

“上工治未病”是《金匮要略》开头就提出的一个著名论断。“上工”是技术高明的医生。“治未病”是治疗暂时尚未发生病变的脏腑。所谓“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就是从人体内部脏腑相关的整体观念出发,举例来说明内伤杂病的治疗规律的。这一论断确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人体是统一的整体,某一脏腑有病,可以影响其他脏腑。因此,在治疗时必须照顾整体,对那些暂时还没有发生病变的脏腑给予适当的治疗,以防止疾病的传变。在这里是用肝瘸为例来说明的,因为肝脏有病最容易传脾。肝病患者往往先见头昏、胁痛、肋胀,胸闷、脉弦等症,接着就会出现饮食减少、腹胀,便溏、肢倦乏力、苔腻等脾胃症状。这些病情是经常可以遇到的。现代临床资料也表明,肝炎病人大多数有消化障碍、食欲减退等症象。所以,在治肝的同时,应当注意调补脾脏,目的在于促使脾脏本气充实,功能正常,不受肝病的影响。如果不懂得脏腑相关的道理,肝脏有病,只知道治肝,而不知道调补脾脏,这种治疗方法缺乏整体观念,看不到病情的发展,就不可能很好地进行预防和治疗。这样的医生就叫做“中工”,技术不算高明。

但是,肝病传脾,只是人体内部脏腑相关的一个比较突出的例子,其实,在临床上,脏腑之间如脾与肺,脾与胃,肝与肺,心与肾等等相互影响的情况是普遍存在的。就脾肺关系而言,慢性咳嫩患者咳吐稀白痰,伴有胸闷腹胀,饮食不香,舌苔白腻。这是痰湿咳嗽。但其根源却在于脾虚,即脾失健运,生湿生痰上犯于肺而引起。这种咳嗽就不是单纯治肺所能解决,必须着重健脾,以消除生痰之源,方能生效。这就叫做照顾整体。

二、虚实异治的论述

虚证和实证是中医内科的两大门类,治疗内科杂病必须分清虚实。仲景在阐明治来病之后,指出治病当分虚实,仍举肝病为例;说明在肝病中,肝虚证和肝实证治法各不相同。

1、肝虚证:所谓“夫肝之病,补用酸,助用焦苦,益用甘昧之药调之”,就是说,无论是肝血虚或肝阴虚都应该用补益之法以助其恢复。如肝阴虚病人,症见头晕目眩,视力减退,失眠多梦,舌红,脉弦细而数等等,临床常用白芍、枣仁、五味子、由萸肉等酸昧药和地黄、甘草大枣小麦等甘味药来治疗。因为酸味药物能朴益肝体,甘味药物能调补中焦。特别是补中有助于肝虚的恢复,前人把这个经验叫做“培土可以荣木”。此外,滋补药物如地黄、白芍、甘草之类,经过炒、炙等方法制成焦苦,可以减少其副作用,从而达到既补肝又不妨碍脾胃的目的。所以治疗肝虚证“助用焦苦”,也是经验之谈。为了强调上述治法,仲景又明确指出:“肝虚则用此法,实则不在用之。”

2、肝实证:无论是肝热(火)或肝郁,都应该用泻法以泻其有余。肝实证同时又见脾虚,自然要泻肝补脾。如胃气虚弱,肝气横逆的患者,胁胀脘痛,暖气呕吐,伴有神疲力乏,纳呆,在用旋复花、代赭石半夏生姜平肝降逆时,应当配合党参,甘草等药以健补脾胃。即使是肝实而脾不虚,治疗上也应适当照顾。如肝火上炎,病人头痛头晕,目赤口苦,急躁易怒,法当清肝泻火。但用龙胆草、框子、黄芩等药物要注意用量不宜过大,以免因泻肝而损害脾胃。经验还证明,肝郁血虚之证,容易影响脾胃机能,所以用柴胡当归、白芍等药疏肝养血时,也要用白术茯苓、甘草等调理脾胃。

总之,治疗来病的脏腑,照顾整体,以防传变,是中医治病的基本观念。而在治疗中分清虚实,或朴或泻,又是一项重要的原则。

咨询电话:010-87876186

↓展开全部内容

上一篇:发病的原因有哪些?“养慎”的意义是什么?

下一篇:《金匮要略》的理论依据是什么?体现在哪些方面?

返回首页

图文

相关

推荐

最新

站内直通车

首页常识特色保健养生论坛信息丰胸减肥名医药材书籍新闻文化偏方拔罐膏药刮痧火疗气功推拿药茶药酒药浴针灸美容老年育儿男性女性疾病杂症中药诊断医案词典医生医院问答药粥砭石足疗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