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甲三像
一、生平
杨甲三(公元1919-2001年),男,汉族,中共党员。1932年至1935年,他师从于江苏武进名医吴秉森,三年后出师。1935年至1936年,他师从于承淡安先生,专修中医针灸,1936年毕业于无锡针灸讲习班。1936年至1950年,在江苏悬壶济世。1950年至1957年,担任南京中医学校(南京中医药大学前身)针灸教学工作及江苏省各市、县的针灸巡回普及工作。1957年调入北京,参加北京中医学院的筹建,担任针灸学院基础及临床教学工作。1982年北京中医学院针灸推拿系成立时,担任第一任主任。1990年获国务院特殊津贴。
二、主要著作
杨甲三教授是当代著名针灸学家,在针灸理论方面有极深的造诣,在几十年的临床实践中又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在针灸学术方面的论著很多,主要有《针灸临床取穴图解》、《杨甲三取穴经验》、《针灸取学法》、《腧穴学》、《针灸学》等。
中国百年百名中医临床家丛书
他的针灸临证经验和学术思想被收录在《中国百年百名中医临床家》丛书中。该书对杨甲三教授的临证经验及学术思想进行了全面的总结和整理,以“专病论治”重点介绍杨甲三教授在临床常见病及疑难病治疗中的独特见解和选方配穴,以“诊余漫话”形式阐述杨甲三教授在腧穴定位、毫针刺法、经穴主治规律等方面的学术思想。
三、学术特点与成就
(一)提倡“三边”、“三间”取穴法
杨甲三对腧穴的取穴方法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他提出腧穴分布有纵横两个方面的坐标定位。纵向定位通常是根据骨度分寸这一针灸界所熟悉的取穴定位方法,而对于横向定位,杨甲三教授将其规律概括为“三边”、“三间”,所谓“三边”是指骨边、筋边、肉边;所谓“三间”,是指骨间、筋间、肉间,此外还有筋骨间、筋肉间等。
(二)独具特色的进针及补泻手法
杨甲三提倡毫针单手进针法,在进针时,将右手五指进行了巧妙的分工,以拇指、食指捏持针柄(使用长针时捏持针身),无名指、小指夹持针身,中指充当“弹努爪切”之功,形成了独特的毫针单手进针方法,而左手完全被解放出来,可以持针多枚备用。
杨甲三形成了自己的针刺补泻风格,他将补泻方法及刺激轻重精辟地总结为“搓紧固定加震动,推内搓左随补功;动退搓右迎提泻,刺激妙在强弱中” 。它的特点是将捻转搓紧与震动固定相结合,以慎守经气,使气至病所。
为学生讲课
为留学生讲课
(三)注重五输穴的应用,辨证配穴
杨甲三在深入研究五输穴特点的基础上,主张将五输穴的主治作用与五脏病机统一起来,加以辨证运用。即在经络学说的指导下,通过先定其经,次选其穴,后行补泻的次序,初步形成一种“专病、专经、专穴、专法”的诊治方法。这种诊治特点是把“经脉所过,主治所及”的取穴治疗原则与五输穴所具有的特定主治作用结合起来,以经脉病证纵向定位,以五输穴的主治横向定位,扩大了五输穴的主治范围,提高了针灸的疗效。
咨询电话:010-87876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