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来,再次研读《黄帝内经》,重温上古天真论中所描述的上古时期,在圣人教化下的“朴民”生存状态,还是令人神往。
“上古圣人之教下也,皆谓之虚邪贼风,避之有时,恬惔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是以志闲而少欲,心安而不惧,形劳而不倦,气从以顺。各从其欲,皆得所愿。故美其食,任其服,乐其俗,高下不相慕,其民故曰朴。是以嗜欲不能劳其目,淫邪不能惑其心,愚智贤不肖,不惧于物,故合于道。所以能年皆度百岁,而动作不衰者,以其德全不危也。”
在圣人的教化下,人们“恬淡虚无”、“志闲而少欲”,因而能够“各从其欲,皆得所愿”。他们“美其食,任其服,乐其俗”,地位高的,不羡慕地位低的,地位低的不羡慕地位高的,上下其乐融融,嗜欲、淫邪不能迷惑他们的心性,行为都符合养生之道,自然之道。他们不会、“肝气郁结”、“不会心肾不交”,“朴民”们“百岁而动作不衰”,其社会状态更是令人向往。
当今,提出了一个和谐社会的命题。人人都希望有一个和谐社会,但社会怎样才能和谐却是个大问题。窃以为,社会和谐一定要以人心的和谐为基础,没有人心的和谐就没有社会的真正和谐。如果非说有,那也是短暂的,虚假的。人们做到了心的和谐,那就是“朴民”。由“朴民”构成的社会,没有不和谐的。无论物质处于什么阶段,都会有不同经济层次的和谐社会。
《黄帝内经》中所描述的“朴民”状态给了我们很大的启示,从教化做起,从文化做起,从“人心”做起。
咨询电话:010-87876186
↓展开全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