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中医常识医案心得正文

《内经》“五节刺法”的临床应用

其症状忽上忽下,反复多变。即由中风病而出现意识障碍,丧失记忆,大脑功能严重丧失。

治疗可“泻其有余,补其不足,阴阳平复”,“用针若此”,其奏效显著,如同很快解除迷惑一样,故称“解惑”。其针法要平复阴阳,泻其有余,补其不足。此病与中风脑血管病相似,治疗基本原则:调节阴阳,滋肾补髓益气升阳,醒脑开窍,采用头穴为主,以四神聪、百会等为主,及风府、风门,祛风扶正;四肢不遂,上肢加肩髃、曲池、合谷;下肢加环跳风市阳陵泉悬钟等穴。中药:以右归丸合龟鹿二仙胶加减:熟地、山药山茱萸枸杞子、鹿角胶、菟丝子杜仲当归肉桂、制附子、龟板、人参等药,笔者以此治疗多例脑中风患者。

以上举“五刺法”应用及对临床病证的初步探讨,仅为冰山一角。《内经》是中医理论的奠基之作,但其中的临床病候及辨证尚有广泛内容。因此,研究《内经》还要深入研究临床内容,因《内经》以哲理寓于医理之中,以形象类比临证,以整体统辨于分证,以实践象征于理论,望同道深思。

|<< << < 1 2 3 > >> >>|

咨询电话:010-87876186

↓展开全部内容

上一篇:中成药临床巧妙配伍

下一篇:中医药治疗肿瘤的优势

返回首页

图文

相关

推荐

最新

站内直通车

首页常识特色保健养生论坛信息丰胸减肥名医药材书籍新闻文化偏方拔罐膏药刮痧火疗气功推拿药茶药酒药浴针灸美容老年育儿男性女性疾病杂症中药诊断医案词典医生医院问答药粥砭石足疗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