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所言“肾虚”概念宽泛,细分主要有五证,五证间既有联系,又有区别。明白其表现,对治疗大有裨益。
肾阳虚证:主要表现为肾虚而兼有寒象,如腰膝酸软冷痛,畏寒肢冷,面色苍白,性欲减退,下利清谷或五更泄泻,舌质淡胖或有齿痕,苔白,脉沉迟等。治疗当温补肾阳,可用右归丸、全鹿丸、龟鹿二仙膏之类。
肾阴虚证:主要表现为肾虚而兼有热象,如腰膝酸软,头晕目眩,耳鸣或耳聋,口干咽痛,两足痿弱,盗汗,男子阳事能举,但早泄或遗精,女子经少或崩漏,舌红少津,脉沉细等。治宜滋补肾阴,用六味地黄丸、左归丸、知柏地黄丸。
肾精虚证:主要表现为生长、发育和生殖等机能减退,如小儿发育迟缓,智能低下,青壮年早衰,性机能减退,健忘,甚至精神痴呆,不育不孕,舌淡红,脉虚等,治宜补肾填精,用五子衍宗丸、人参鹿茸丸。
肾气虚证:主要表现为肾失闭藏、固摄、化水等功能,如腰膝酸软,小便清频,夜尿增多,遗尿或尿失控,男子滑精早泄,女子带下量多清稀,或滑胎流产,舌质淡,脉弱等。治宜补肾益气,用大补元煎、金匮肾气丸。
肾不纳气证:主要表现为肾失纳气功能而咳喘,如慢性咳喘日久不愈,动则更甚,气不得续,痰白稀薄,腰膝酸软,小便常因咳甚而失禁,或尿后余沥,肢体不温,舌淡苔薄,脉微细或沉弱。治疗当补肾纳气,用金匮肾气丸合参蛤散、七味都气丸等。
临床上,肾虚五证有时并非孤立独见,而常兼杂或合并出现,甚至牵涉其他脏腑,如阴阳俱虚、阳虚兼气虚、肺肾气虚等,应详审细辨,随证加减用药。
咨询电话:010-87876186
↓展开全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