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1233年的汴京城,一如靖康年间。城内皇帝战战兢兢,城外铁骑驰骋纵横,平民百姓流离失所。所不同的是,城内的皇帝,已经从北宋的徽、钦二帝,换成了当年驰骋纵横的金人的后代,而城外的蒙古铁骑,却比当年的金人更凶悍许多。
乱世相逢 不惧流年
由于长期围城,且汴京地势低洼,城中早已满目疮痍:疫病流行,守军毫无斗志,百姓流离失所。当时的名医李东垣(李杲)虽全力救治疾病,但一人之力,能有几何?看到此种情景,金哀宗为了避免徽、钦二帝故事重演,弃城而逃。随后,城中守将开门投降,金朝都城陷落。蒙古军入城后,将部分金朝旧臣遣往山东。
在遣返人员中,有两人结伴而行,建立了深厚的友谊,直至以生死相许。这两个人,就是金元四大家之一的“补土派”开山鼻祖李东垣和“一代文宗”“北方文雄”元好问。从此,这两位大宗师开始了长达六年的生死之交。在《伤寒会要序》中,元好问记载了两人之间的这段友谊:“壬辰之兵,明之(李杲的字)与予同出汴梁,于聊城、于东平,与之游者六年。”
志同道合 惺惺相惜
在这次兵荒马乱的遣返中,这两个医学和文学上的大宗师能够结伴而行,并建立生死相许的友谊,其实是有着深厚的基础的。
李东垣出生于富豪之家,从小培养了深厚的文学气息。李东垣的启蒙老师是大文学家王若虚和书画家冯璧,并且王若虚还是李东垣的舅舅。在学医之前,李东垣就是知名儒生,家中的文人学士高朋满座。
元好问出生于诗书世家,“家旧所藏多医书,往往出于先世手泽”(元好问《元氏集验方序》)。元好问的叔叔元格没有儿子,元好问从小就被过继给了元格,元好问能成长为一代文学家,全因叔叔元格的悉心栽培。元好问21岁时,元格因“疽发于鬓”,被庸医误治而去世。这件事对元好问刺激很大,使他从此精心专研家中医书,成为一代儒医。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共同的爱好是李东垣和元好问建立友谊的基础。
李东垣和元好问结伴而行的六年,是兵荒马乱的六年。这六年之中,生灵涂炭,遍地血腥,元好问《壬辰十二月车驾东狩后即事》曰:“惨淡龙蛇日斗争,干戈直欲尽生灵。高原水出山河改,战地风来草木腥”;这六年之中,白骨露于野,杀人乱如麻,百姓背井离家,生不如死,元好问《北渡》诗曰:“白骨纵横似乱麻,几年桑梓变龙沙。只知河朔生灵尽,破屋疏烟却数家”;这六年之中,改朝换代,天翻地覆,《癸巳五月三日北渡》诗曰:“道旁僵卧满累囚,过去旃车似水流。红粉哭随回鹘马,为谁一步一回头”。然而,正是在这样朝不虑夕的艰苦环境中,李东垣和元好问两人互相帮助,互相扶持,共渡难关,最终成了生死相许的挚友。
各有所长 相得益彰
李东垣和元好问结伴而行的六年,也是两人分别奠定其在医学史和文学史上崇高地位的六年。
虽然李东垣早年在张元素处学得了高深的医术,但由于他出身于富豪之家,衣食无忧,并不以治病救人为业。也就是说,在此之前,李东垣空有一身医学理论,但医学实践并不丰富。所谓“熟读王叔和,不如临证多”,在高度重视实践的医学行业,在没有大量实践的情况下,李东垣无论如何也算不上医学大家。金朝灭亡,改朝换代,李东垣原有的家境富庶、衣食无忧都随之消失。从此以后,李东垣才真正以医为业,谋取生路,有了丰富的临床实践经验,为日后写下不朽的医学著作,成为“补土派”创始人打下坚实的基础。
在汴京陷落以前,元好问也是过着富足的生活,与底层社会接触不深,文风也较为轻浮。在与李东垣结伴而行的六年,元好问得以目击时艰,悲愤填膺,文风大变,写了不少反映现实的作品。这时期的作品也是他一生艺术水准最高的作品,从而奠定了他“一代文宗”的地位。
在那种千村薜荔、万户萧疏的环境中,有李东垣这样的医学大家相伴,元好问的健康问题得到保障。在李东垣的指导下,元好问还完成了自己的医学著作——《元氏集验方》。李东垣的主要医学著作《脾胃论》《伤寒会要》的序言,是元好问作的。有这样一位大才子作序,可谓锦上添花,李东垣的医学著作更加显现出璀璨的光芒。
“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生死相许。天南地北双飞客,老翅几回寒暑。”(元好问《摸鱼儿》)很多人将这首词当作爱情词看待,其实这何尝不是李东垣和元好问这对友人之间生死之交的写照。李东垣和元好问之间的这段生死相许的真挚友谊,足可照耀青史,百世流芳。
咨询电话:010-87876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