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中医保健中医养生三伏养生正文

“三伏天”是怎么来的

中国的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对于“三伏天”概念,古人赋予了很多生动的内涵。

入伏的天文学背景 天道速,地道迟

在传统文化中,“阴阳”具有运动变化、此消彼涨的属性,对于一年来说,阳气之盛极在午月夏至这一天,夏至也是具有天文学意义的,此时太阳直射点到达地球的北回归线,对于北回归线以北的地区来说,这一天日照时间最长,日晷上正午12点时指针的影子在一年中最短,这是“天道速”,那么为什么此时不是最热呢,因为地球表面有一个吸收、转化热能的过程,故接下来的未月阳热才表现出最盛大的一面。对于一天来说,阴阳的变换亦是如此:一天之中12点(午时)太阳高度角最大而地面气温却是下午2点(未时)最高,道理是一样的,这便是“地道迟”。

入伏的传统历法背景 以庚日算伏天始

以上可以看出,万事万物的变化都不是一蹴而就,都有一个过渡、转化的阶段,以庚日计入伏天就体现了这样一种思想。

“伏”有避匿之意,除此之外,“伏日”当与“伏腊祭”有关,反正就是与农耕社会的祭祀有关,悠久历史可追溯到春秋时期。

“伏者何也,金气伏藏之日也。”

可以看出,古代文献中对于伏天的理解有五行的理念渗透其中,而金是五行之一,夏属火、秋属金、冬属水。

在天干地支的系统中,庚属于五行中的金,而且是阳金,在干支文化中,阳化气、阴成形,庚金算是入秋后五行金气开始流行的先头部队。

夏至后第三个庚日入初伏,第四个庚日入中伏,立秋后第一个庚日入末伏,总称“三伏”。末伏开始的庚日一定是要在立秋后的,所以有时中伏与末伏会间隔20天,比如今年的末伏开始时间就是立秋后的8月11日的庚午日,距离中伏7月22日庚戌日,即间隔了20天。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差别呢?因为这里面其实有两套历法系统。

简单地说,以24节气为划分的历法是太阳历,即根据太阳的运动划分时间制定耕种规律;而传统历法中还有一种叫作干支纪历,是十天干与十二地支依次排列组合而成的60日循环(奇数天干与奇数地支相配,偶数天干与偶数地支相配),年月日都是如此,而干支纪历是古代阴阳五行理论的运算系统,这其中数中有象、象中有理,古人设定伏天系统在立秋后开始末伏这个节骨点上坚决不妥协,而不是两种历法各行其是、互不干扰,这体现了一个理念,即“交接”的思想,这便是过渡与转化,因为立秋算是秋天的起点,末伏开始于立秋后,就像跑接力赛,这最后一棒必须交到等待着的队员手上,才算任务完成——立秋接棒开跑,而末伏还会热一段时间,但是热势已去,仍然是“地道迟”的原理,或者理解为惯性。这思想体现到对于“夏至三庚数头伏”设定中,一方面是对于气候的观察与生活的实践,另一方面也体现了古人在制定历法祭祀、规划生活方面,传统文化对思维方式产生的影响:入伏的内涵,是双方面的,是承前夏火而启后秋金的过渡交接阶段,而“庚”金所设定的作用,其实是一种超前的趋势。变化在时间轴中所呈现出不同的“现象”,但是看到现象之时其实只是一种结果的呈现,万事万物运动的转化其实已经在变化产生前无声地酝酿,直到达到某个时间节点才呈现出一种现象来。

综上所述,可以推想,古人对于“三伏天”的设定即是理解了这样的规律。《素问·四气调神大论》云:“是故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这实际上是提出了“治未病”的思想,而治未病的前提是“料敌在先”治于“未乱”。因此冬病夏治的三伏贴是治未病固然没错,但是这样的说法还很粗糙,为什么冬天的病可以夏天治呢?不仅仅是将陈年寒气趁夏天热把它们逼出去。当我们理解了三伏天的着眼点是金,是过渡与转化的科学规律,是夏季到冬季之间秋气的提前干预,是将人放置到天地自然中去考量的天人相应观,我们就能够理解很多理论与方法,乃至于完善与改进三伏贴的体系,甚至于创造出更多的治未病方法。

咨询电话:010-87876186

↓展开全部内容

上一篇:加长中伏 如何过

下一篇:三伏天适宜出汗10大好处

返回首页

图文

相关

推荐

最新

站内直通车

首页常识特色保健养生论坛信息丰胸减肥名医药材书籍新闻文化偏方拔罐膏药刮痧火疗气功推拿药茶药酒药浴针灸美容老年育儿男性女性疾病杂症中药诊断医案词典医生医院问答药粥砭石足疗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