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用于肝肾阴虚,肝气不舒等症,全方具有滋阴养血,平肝潜阳之功。
5.脾虚肝旺
主证:妊娠后期,面浮肢肿,胸闷欲吐,头晕且胀,纳差便溏,纳谷不香,神疲乏力,形体多矮胖,尿少,舌淡胖,黯红,苔腻,脉弦缓滑,血压升高,水肿或有蛋白尿。
治法:健脾利湿,平肝潜阳。
方药:白术散(《全生指迷方》)加减。
加减:脾虚浮肿较甚者加葵子茯苓汤(《金匮要略》)和黄茂加强健脾利水之功。肝旺头痛,血压较高者加羚羊角粉o.6g、白芍15g、牛膝12g以平肝潜阳;胸闷呕恶,加法半夏12g、胆南星9g1郁金12g化痰除湿疏肝;若病情进一步发展,肾阴愈亏,肝火愈炽,心肝火旺,煎液成痰,肝风内动,·风、痰、火三邪相互交炽,上扰清窍,遂发痈证,治当清热涤痰,止痉熄风,方用羚羊钩藤汤加石菖蒲12g、郁金12g、天竺黄12g等化痰开窍。痫证发作时,情况紧急,需中西医结合抢救,以免贻误病机,危及母子生命。
6.肝风内动
主证:妊娠晚期或正值产时或新产后,自觉头晕、目眩、烦躁不安,颜面潮红,突然倒仆,目呆头倾,两臂屈曲,两腿内转,全身强烈抽动,腰背反张,牙关紧闭7昏不知人,手足心热,颧赤息粗,舌红绛少苔,脉弦滑数。血压高,蛋白尿,水肿较重。
治法:平肝熄风止痉,活血化瘀。
方药:羚羊钩藤汤(《通俗伤寒论》)加减。
加减:如抽搐、昏迷、痰涎、壅盛者加安宫牛黄丸,每日l丸;分2次磨服或中药送服;亦可选紫血丹、至宝丹。血压高加石决明20g、牛膝12g、生代赭石12g、生龟甲12g镇肝熄风。
7.痰火上扰
主证:妊娠晚期或正值产时或产后,头晕头重,胸闷p区恶,肢肿,突然昏仆不知人,两目上吊·,牙关紧闭,口流涎沫,气粗痰吃惊,四肢抽搐,腰背反张,时作时止,鼾声如雷,舌红苔黄月口腻,脉弦滑数。
治法:清热豁痰,开窍止痉。
方药:牛黄清心丸(《痘疹世医心法》)加减。
加减:病情严重者加服安宫牛黄丸以增强清热豁痰开窍之功。如眩晕头痛,风痰上扰者可用半夏白术天麻汤(《医学心悟》)送服安宫牛黄丸。
(二)辨病专方治疗
1.养血熄风方
组成:山羊角30g,钩藤30g,白僵蚕20g,地龙20g,当归20g,川芎9g,生地30g,白芍30g。
功效:养血补血,滋阴柔肝,清热平肝,熄风解痉。
2.止抽散
由羚羊钩藤汤合抱龙丸化裁而成。每日4次吞服,3—5、天为一疗程。
3.经验方
功效:健脾利湿消肿。治疗脾虚引起的妊娠肿胀证时,脾阴不足常被忽视。因此,在用药过程中,需注意口渴程度、小便颜色、舌质舌苔的变化。若出现口干少饮、头晕少寐、心悸怔仲、尿短微黄、舌质谈红少苔,常为脾阴不足之据,治疗以甘寒、甘平、甘淡之法。
4.朱南孙经验方
功效:健脾益肾,分清别浊。用于治疗妊娠肿胀、水肿、蛋白尿同时出现,属脾肾两虚。
5.经验方
6.经验方
全方具有温,肾壮阳利水之功,主治肾阳虚妊娠肿胀。
7.寄仲汤
(1)中成药
安定牛黄九、至宝丹、紫雪丹、杞菊地黄九、六味地黄丸、肾气丸。
(四)针灸治疗
咨询电话:010-87876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