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精气概念的演变研究
哲学中的气概念,是从直接观察到的云气、水气、风气、呼吸时从口鼻散发的热气等,经过概括、抽象的一般概念。哲学中的精概念与“水地”说有关。所谓“水地”说,是指古人在观察自然万物发生与成长的过程中,认为万物依赖于水和土地,把水、土地视为万物生成之本原,如《管子·水地》说: “地者,万物之本原,诸生之根菀也。 ”又说:“水者,何也?万物之本原也,诸生之宗室也。”在此基础上引申出“精”的概念,逐渐演变为“精是万物之原”的观点。人类的繁衍也是依赖于精,故《管子·水地》又说:“人,水也。男女精气合而水流行。”此处的“水”与“精”为互词,同义。精概念的抽象还与人们对人类繁衍活动即男女两性交媾过程中生殖之精的观察有关。这可从《管子 ·水地》的“男女精气合 ”,《易传·系辞下》的“男女媾精”中的精得到印证。由此可见,哲学中的气概念和精概念存在着“有形”与“无形”的区别,显然,精不能等同于气,但无形之“气”与有形之“精”又在“有形生于无形”的哲学假说背景下获得统一。因为水、地、人体内的精都是有形的,这与“无形”生万物的哲学背景不相符合,“精”也就难以成为宇宙万物形成之本原,于是先哲们就把精也抽象为无形而动的极细微物质,如《易传·系辞上》的“精气为物”,及《管子 ·水地》的“人,……男女精气合 ”等,从而把精与气的概念统一起来,并汇入气学范畴之中。因此在哲学精气学说中,精与气的内涵是相同的,都是指存在于宇宙中的运行不息的极精微物质,是构成宇宙万物的共同本原;在中医学中,精与气的概念是不同的:精是指藏于人体脏腑中的液态精华物质的统称,气则是人体内活力很强、无形而运行不息的精微物质。
2.元气概念的研究
由于“元”有第一、始初、本原、根源的意思,而气是宇宙万物形成的本原,所以自西汉时期,就将气、精气同化为“元气”(或原气),并逐渐发展为“元气一元论”。这一观点认为,元气是最原始的、宇宙万物形成的唯一本体(或曰本原)。如西汉董仲舒指出:“元者,始也。”(《春秋繁露·王道》)又说:“元者,为万物之本。 ”(《春秋繁露 ·重政》)“元”是气形成的母体,有“元”才能形成气,所以说:“元者,气之始”(《古微书·春秋纬》)。由此开辟了元气为宇宙万物本原的新思路。也有人认为“元”即是气,是天地万物唯一的本原。《公羊传解诂》说:“元者,气也。无形以起,有形以分,造起天地,天地之始也。”至东汉王充时,完成了元气理论。可见哲学中的元气是指存在于宇宙中的气,由于气是宇宙万物的构成本原,故称为元气。中医学中的元气是由禀受于父母之精气化生的,和与生俱来的精关系密切。当父母的生殖之精形成胚胎,同时也就转化为新生命体的元气,在元气的激发推动作用下,胚胎得以发育。胎儿脱离母体后,元气又促进新生命的发育、成长,同时也促进和激发各脏腑组织器官发育及生理活动的完成。元气仅是人体中气的一种,是人体之气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人体中没有元气一元之说。因此,就生命的本原而言,古代哲学认为气是人体生命的构成本原;中医学则认为人体的生命由精构成,由气维持。精是构成胚胎的本原物质,而气由精化,并与吸入的自然界清气相合而成,气运行不息维系着人体的生命活动。
3.哲学与医学中气概念的差异研究
中医学对气的认识,一方面继承了先秦哲学家的气论思想;另一方面,又将气论思想应用于医学之中,丰富和发展了气论思想,建立起了中医学的气学理论。中医学的气学理论在接受气为万物本原、是联系万事万物的中介观念的基础上,对气的时空弥漫性和运动性,以及气的物质与功能统一性的认识,与古代哲学
咨询电话:010-87876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