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念】
初生不乳是指婴儿出生后,哺乳时不吮乳而言。
关于初生不乳的病因病机,《备急千金要方》认为是腹中有痰癖之故;《小儿卫生总微论方》认为是由难产、伤风、中寒所引起;<幼科全书>认为是因为恶血秽露入腹,胎中受寒等原因所致。《医宗金鉴》则认为是儿生后腹中脐粪未下,或其母过食寒凉,眙受其气所致。
【鉴别】
常见证候
胃有秽浊不乳:面赤唇红,气息短促,肚腹胀满,二便通而不进乳水,频作呕吐,吐量不多,吐物为粘液兼棕红色血样成分。指纹红紫。
脏有伏寒不乳:面色苍白或青紫,口鼻气冷,四肢不温,啼哭无力,神情淡漠而不乳,苔白,指纹淡或隐约不显露,或见面色苍白,四肢欠温,啼哭不休而不乳。
元气虚弱不乳:面色苍黄,呼吸气弱,合目少神,哭声短小,四肢少力,反应迟钝而不乳,苔薄白,指纹紫。
鉴别分析
胃有秽浊不乳:是因分娩过程中,婴儿吞咽羊水、恶血,秽浊之邪郁滞胃肠,浊气扰胃,令胃气机升降失调,气郁不降则肚腹胀满,气息短促,浊气上逆则呕吐不止,哺乳不进。秽浊化热则面赤唇红,气息短促,指纹红紫。羊水秽物咽下使胃腑失其和降,故吐物有棕红色血样成分。治宜逐秽通腑,方用一捻金或沆瀣丹。
脏有伏寒不乳:多因孕母过食生冷或寒凉药品,寒气入胞伤胎;或产时,产后中寒;或产房寒冷;或产后保温欠当等,以致寒邪中儿脾胃,寒客中州,阳气不振,或脾肾阳虚,不能温脏腑,煦肌腠,行气血,故表现面色苍白或青紫,口鼻气冷,四肢不温,阳衰气弱则啼哭无力,反应迟钝,神情淡漠,脾失运化,摄纳无权,故不乳,寒凝气滞络脉收引,则腹痛啼哭不休而不进乳水。治宜健脾温中散寒,方用理中汤,或匀气散加减。
元气虚弱不乳:多因先天精气不足,胎期患病,致胎儿脏腑畸形,或难产早产等损伤脏气,致元气虚弱而使受纳运化气机不振而不乳。治宜益气补虚,振奋元气,方用保元汤。
【文献别录】
《备急千金要方·初生出腹》:“哺乳不进者,腹中皆有痰癖也。”
《小儿卫生总微论方·初生不乳论》:“不饮乳及不小便者,此因难产,或包裹举迟中寒,或被风邪微干,伤动脏气所致。”
《幼科全书》:“凡小儿初生时即不吃乳者,此由拭口不净,恶移入腹.致令儿腹满气短,不能吃乳;或有呕吐,乳不得下;或胎中受寒,令儿腹痛,亦不吃乳。”
《医宗金鉴·幼科杂病心法要诀》:“不乳,谓初生胞胎不吮乳也。其故有二,不可不辨:儿生腹中脐粪未下,能令小儿腹满气短,呕吐不乳,当用一捻金治之,若儿母过食寒凉,胎受其气,儿必腹痛多啼,面色青白,宜匀气散主之;若四肢厥逆者,理中汤主之。”
咨询电话:010-87876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