脾的实体位于腹腔上部,膈下偏左。《素问·太阴阳明论》说:“脾与胃以膜相连。”《灵·本藏》并记载了脾的形态大小、位置高下偏正、质地坚脆与发病的关系。《难经·四十二难》曰:“脾重二斤三两,扁广三寸,长五寸,有散膏半斤。”《医贯》谓:“其色如马肝紫赤,其形如刀镰。”可见,古代医家所说的脾,包括现代解剖学上的脾和胰两脏。如张锡纯《医学衷中参西录》所言:“古人不名脺,而名为散膏。散膏即脺也,脾之质子为胰子,形如膏,故曰散膏,为脾之副脏,……即脺与脾为一脏也。”
脾的生理功能主要为主运化、主升举和主统血。其中以运化为核心,通过运化为机体生命活动提供精微物质,故称之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素问·灵兰秘典论》称:“脾胃者,仓廪之官,五味出焉。”《难经·四十二难》说:“脾主裹血。”有关脾的理论,《内经》和《难经》奠定了基础,而历代医家有所发挥、补充。李东垣提出脾胃为元气之本,气机升降之枢纽,而强调脾之气阳的升发。张介宾明确指出脾主运化和脾主统血,并提出了“五脏中皆有脾气,而脾胃中亦皆有五脏之气”的观点,李中梓则明确提出“脾为后天之本”说。明清之际,对脾阴之生理病理及证治的认识逐步深化,认为“调治脾胃,须分阴阳。李东垣后,重脾胃者但知宜补脾阳,而不知滋养脾阴。脾阳不足,水谷固不化;脾阴不足,水谷仍不化也。譬如釜中煮饭,釜底无火固不熟,釜中无水亦不熟也”(《血证论·男女异同论》)。至此,脾的理论已日趋完善。脾在五行属土,为阴中之至阴,通于长夏之气;在体合肌肉主四肢,开窍于口,其华在唇,在液为涎;脾舍意,在志为思;其经脉为足太阴脾经,与足阳明胃经相互络属,互为表里。
(一)脾的生理功能
1.主运化
脾主运化,是指脾有促进胃肠对饮食物的消化吸收,并将吸收的水谷精微转化为精、气、血、津液以输布到全身的生理作用。运,即转运、输送;化,即消化、气化。脾对饮食物的运化过程,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首先,脾可促进胃肠的消化吸收。胃主受纳,饮食物入胃后,经胃的初步消化而下移于小肠,小肠对之作进一步消化,并吸收其中的精微物质,此过程的完成有赖于脾气之推动方能正常进行。其次,在心肺等脏的作用下,脾将吸收的精微物质转运输送到全身,如《素问·奇病论》所说:“五味入口,藏于胃,脾为之行其精气。”其三,在心肺等脏作用下,脾将精微物质转化为精、气、血、津液等基本营养物质。总之,脾主运化涉及对饮食物的消化吸收、精微物质的转运输送及转化为精、气、血、津液等生命活动基本物质的全过程。故称脾为气血生化之源,后天之本。一般又将脾主运化的生理作用,划分为运化食物和运化水液两个方面。
(1)运化食物:是指脾对各种食物的消化吸收、谷食精气的转运输送及转化作用。食物经胃的受纳腐熟,被初步消化后,变为食糜下送于小肠进一步消化。食物的消化虽在胃和小肠中进行,但必须经脾气的推动和脾阳的温煦,才能将食物转化为精微物质,然后经脾气的激发作用由小肠吸收,再由脾气的转输作用输送到其他四脏,转化为精、气、血以内养五脏六腑,外养四肢百骸、皮毛筋肉。正如《素问·玉机真藏论》所说:“脾为孤脏,中央土以灌四傍。”因此,脾气健旺,其运化食物功能旺盛,才能不断地为化生气、血等物质提供足够的谷食精气,进而使全身各脏腑组织器官得到充分营养。反之,在病理情况下,脾之气阳亏虚,或邪气困脾,脾失健运,则对食物的消化吸收功能障碍,从而出现食欲不振,食后腹胀,大便溏泄等症状。同时,由于不能为气血生成及机体各部位输送足够的营养物质,继而形成气血虚衰等全
咨询电话:010-87876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