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大叶冬青叶叶片卵状长椭圆形或长椭圆形,有的破碎或纵向微卷曲,长8-17cm,宽4.5-7.5cm;先端锐尖或稍圆,基部钝,边缘具疏齿;上面黄绿色或灰绿色,有光泽,下表面黄绿色;叶柄粗短,长15-20mm;革质而厚;气微,味微苦。
(3)苦丁条冬青叶叶片长圆状椭圆形,长10-16cm,宽4-8cm,边缘有锯齿,主脉于上表面凹下,于下表面凸起,倒脉每边10-14条,叶柄直径2-3mm。表面橄榄绿色或淡棕色。
叶片厚硬、革质。气微,味苦、微甘。
显微鉴别 (1)叶片横切面:表皮细胞类方形,外被角质层。栅栏组织约3列细胞,海绵组织有草酸钙簇晶,直径20-30μm。中脉维管束的木质部呈新月形,木质部上方的凹下处与韧皮部外侧有纤维束。
(2)大叶冬青叶表皮细胞类方形,外壁厚,外被厚角质层,下表皮可见气孔。栅栏细胞2列,可见3列,占叶由组织1/4-1/6,通过主脉,海绵组织疏松。主脉于下表面凸出,上表面略凹,主脉下表皮内侧具4-5列厚角细胞,主脉维管束外韧型,其下方具纤维群,上方可见纤维单个或2-3个成束散列。薄壁细胞含草酸钙簇晶,尤以主脉处多见,草酸钙方晶可见。
(3)苦丁条冬青叶表皮细胞长方形,外被角质层。栅栏组织由2列细胞组成,约占叶肉的1/4,上列细胞长30-55μm,韧皮部的外侧,木质部发达,导管3-9个排列成行,射线1-2列。薄壁细胞含草酸钙簇晶。
【化学成份】大叶冬青叶含熊果酸(ursolic acid),β-香树脂醇(β-amyrin),羽扇豆醇(lupeol),蒲公英赛醇(taraxerol),熊果醇(uvalo)和β-谷甾醇(β-sitosterol);果实含熊果酸和蹄纹天竺素-3-木糖葡萄糖甙(pelargonidin-3-xylosylglucoside)。
【药理作用】抑菌和降压作用。
【炮制】去除杂质,阴干,备用。
【性味】甘;苦;寒
【归经】肝;肺;胃
【功能主治】疏风清热;明目生津。主治风热头痛;齿痛;目赤;聤耳;口疮;热病烦渴;泄泻;痢疾。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9g;或入丸剂。外用:适量,煎水熏洗,或涂搽。
【注意】脾胃虚寒者慎服。
【各家论述】
1.《本经逢原》:止痢。
2.《医林纂要》:治天行狂热。
3.《本草纲目拾遗》:逐风、活血,绝孕。
4.《本草再新》:消食化痰,除烦止渴,利二便,去油腻。
5.《本草求原》:清肺脾,止痢,清头目。
6.《中国医学大辞典》:散肝风,清头目,治耳鸣、耳聋、盯耳流脓,活血脉,凉子宫。
7.《四川中药志》:能清热散风,除烦解渴。治头痛、齿痛、耳鸣、目赤及食滞有痰。
【摘录】《中华本草》
咨询电话:010-87876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