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中医常识医案心得正文

牛膝——与牛的膝盖同形同功

牛膝为苋科牛膝属多年生草本植物牛膝的根,又名牛茎、百倍、山苋菜、对节菜等。《神农本草经》列为上品曰:“味苦、酸,平。主寒湿痿痹、四肢拘挛、膝痛不可屈,逐血气,伤热火烂,堕胎。”

牛膝的形态特征

牛膝的植株可高达1米左右,茎直立,中部以上近四棱形或方形,具条纹,有疏柔毛,最突出的特征是茎上的一个个“关节”十分强大,粗大的膨起,又结实,又坚硬,显得强壮有力,就像牛的膝盖,故得名“牛膝”“牛茎”,像牛的膝盖一样的茎。陶弘景《神农本草经集注》说:“其茎有节,似牛膝,故以为名。”

牛膝的茎节上对生分枝,叶对生,叶片椭圆形或椭圆状披针形,与苋菜相似,故又名“山苋菜”“对节菜”。李时珍《本草纲目》说:“其叶似苋,其节对生,故俗有山苋、对节之称。”

至于“百倍”这一异名,李时珍解释说:“《本经》又名百倍,隐语也。言其滋补之功,如牛之多力也。”

利湿通经活络

作为药用的牛膝根,呈细长圆柱形,有时稍弯曲,上端较祖,下端较细,表面呈土黄色或淡棕色,质硬而脆,受潮则变软。气微,味微甜而稍苦涩,故《神农本草经》谓其“味苦、酸”。

牛膝属于“隰草类”,即靠近水边的低湿地所生的草。牛膝生于河边、荒地阴湿处,甚至可以生长在流水的溪沟石边,自然就具有利水渗湿通淋的功效,可以治疗淋证、水肿、小便不利等病症。

自然环境造就了牛膝具有利湿的作用,加之“酸则舒筋,苦除湿热”(《本草经解》),所以《神农本草经》记载牛膝的第一作用就是治疗“寒湿痿痹、四肢拘挛、膝痛不可屈”的病症。张志聪《本草崇原》说:“取名牛膝者,禀太阴湿土之气化,而能资养筋骨也。”牛膝、苍术黄柏组成的三妙丸,具有清热祛湿、舒筋利痹的功效,专治下焦湿热的两脚麻木疼痛、痿软无力等病症。配伍独活桑寄生杜仲川芎当归细辛、芍药等药物,可治疗风寒湿邪痹着筋骨导致的下肢屈伸不利、冷痛麻木等病症。

牛膝茎节明显膨大现象是植物在生长过程中与其周围生物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牛膝茎节显著膨大的特征,不仅在它的中文种名中得到了突出的体现,而且决定了其广泛适用于腰膝酸痛、下肢痿软等病症的治疗。

不论动物,还是人类,膝盖具有支撑全身体重的作用,站在平坦的地方,左右膝盖就会承受相当于体重的负荷。而在运动时,还要承受更大的负荷。例如:步行时膝盖要承受2~3倍体重的重量,上下楼梯时则要承担3~5倍体重的重量。所以膝盖是全身承受最大力量的关节。

在古人的观念中,牛即等于大,牛是动物中的大牲口。《说文解字》说:“牛,大牲也,牛件也。件,事理也。”牛的身体大,力量也很大,耕田拉车的时候,力量主要集中于膝部,“牛之力在膝”(《本草崇原》),“牛,性顺之物也,亦大力之物也。膝之为用,承上以接下”,而“人身下体,屈伸之大者莫如膝”(《本草乘雅半偈》),在“形同而性亦近”的感应理论指导下,古人认为茎节如同牛之膝盖的植物,肯定能“健腰膝,壮筋脉”(《名医别录》),且“善治肾虚腰疼腿疼,或膝疼不能屈伸,或腿痿不能任地”(《医学衷中参西录》)。

不仅如此,牛膝还能通经活络,“走十二经络,助一身元气”(《景岳全书》),治疗“筋节间病”。对此,邹澍《本经疏证》说:“体柔韧似筋,而一线直下,上生之茎有节,下达之根无节,不用其茎,但用其根。是可知筋节间病,凡自下而上者,则以此;自上而下,长于下,短于上者,因其上行转而下达,且柔则可屈,直则可伸,安在其有不合也。”

引诸药下行

《本草衍义补遗》说牛膝“能引诸药下行”,《神农本草经疏》也说牛膝“味厚气薄,走而能补,性善下行”。牛膝为何具有“下行”之性呢?可能与牛膝为深根系植物,主根最长可达1米左右有关。这一特性,说明牛膝具有强大的穿地凿土下行的功能。清代医家徐大椿阐述其医疗原理说:“凡物之根皆横生,而牛膝独直下,其长细而韧,酷似人筋,所以能舒筋通脉,下血降气,为诸下达药之先导也。”(《神农本草经百种录》)

引诸药下行 牛膝就像一个向导一样,具有引诸药直达人体下半身,治疗下半身疾患的作用。《本草蒙筌》说:“引诸药下走如奔,故凡病在腰腿踝之间,必兼用之而勿缺也。”《医学衷中参西录》说:“善引气血下注,是以用药欲其下行者,恒以之为引经。”所以有“无牛膝,不过膝”之说。凡治疗下半身疾病的方剂中,每每加入牛膝以“载药下行”,使药力直达病所。

引气血下行 牛膝具有引上冲于头面、胸腹、上半身血液,或停滞于上述部位的瘀血下行,使人体气血阴阳功能恢复正常的作用。张锡纯在镇肝熄风汤中,以牛膝配代赭石龙骨牡蛎等诸重坠收敛之品,治疗肝肾阴亏、肝阳上亢所致“脑充血证”,莫不随手奏效。王清任在血府逐瘀汤中,将桔梗与牛膝两药同用,气血同治,升降兼顾,起到清升浊降、气血和调的作用。

《神农本草经百种录》说:“筋属肝,肝藏血,凡能舒筋之药,俱能治血,故又为通利血脉之品。”所以牛膝具有活血通经的功效,加之“性善下行”,故能治疗瘀血阻滞之经闭、痛经、经行腹痛、胞衣不下等症。《景岳全书》说:“其性下走如奔,故能通经闭,破血癥。”《医学衷中参西录》说:“兼治女子月闭血枯,催生下胎。又善治淋疼,通利小便,此皆其力善下行之效也。”瘀滞所致经闭,可配赤芍桃仁水蛭等,以达到活血化瘀、瘀祛血行之功;瘀滞腹痛及痛经,可配延胡索五灵脂蒲黄等,以达到祛瘀通络止痛之功。

引胎下行 《本草崇原》也说:“根下之茎,形如大筋,性唯下泄,故堕胎。”《本草正义》说:“牛膝,能坠胎者,滑利下行之功也。”

引阴火热下行 《本草正义》说:“牛膝,味苦性降,清热降火。”《得配本草》说:“能引火下行,并疗喉痹齿痛。”适用于火热上炎,阴虚火旺之头痛、眩晕、齿痛、口舌生疮、吐血、衄血等。与生地黄、石膏知母麦冬同用组成的玉女煎,治疗胃热阴虚之牙龈肿痛、齿松牙衄等症。

引血归冲脉 此功效用于回乳。明代医家薛立斋说:“血者,水谷之精气也,和调于五脏,洒陈于六腑,妇人则上为乳汁,下为月水。”牛膝能引血下行使血归于冲脉,从而不再化生乳汁,则乳自回。

引石下行 牛膝可引导胆囊、肾、膀胱、尿道部位结石下行,使其排出体外。治胆结石证,和柴胡黄芩、生龙骨、生牡蛎、金钱草海金沙滑石、金铃子、郁金鸡内金等药配伍;尿血、砂石淋证,配滑石、金钱草、通草、海金沙、瞿麦大蓟小蓟白芍、知母等药。

川、怀牛膝析疑

唐代以前的本草文献中没有川牛膝和怀牛膝之分,总称为牛膝。川牛膝之名,首见于唐代蔺道人《仙授理伤续断秘方》;怀牛膝之名,始见于明代方贤《奇效良方》。在明清之后的本草书籍中,才开始对牛膝加以怀、川区分,并出现了二者之间的功效对比,但认识并不一致。明代缪希雍《神农本草经疏》说:“怀庆产者,补益功多;四川产者,下行祛湿,在用者之运筹耳。”清代张秉成《本草便读》说:“怀产者像若枝条,下行力足;川产者形同续断,补益功多……怀牛膝根细而长,川牛膝根粗而大。欲行瘀达下则怀胜,补益肝肾则川胜耳。”一般认为,怀牛膝补肝肾、强筋骨作用好,而川牛膝通利关节、活血通经作用强。

脾虚泄泻、梦遗滑精、月经过多、多尿、泻痢、崩漏、妊娠、哺乳期妇女等,不宜用牛膝。

咨询电话:010-87876186

↓展开全部内容

上一篇:石膏发汗说辨析

下一篇:张锡纯治发热用药经验

返回首页

图文

相关

推荐

最新

站内直通车

首页常识特色保健养生论坛信息丰胸减肥名医药材书籍新闻文化偏方拔罐膏药刮痧火疗气功推拿药茶药酒药浴针灸美容老年育儿男性女性疾病杂症中药诊断医案词典医生医院问答药粥砭石足疗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