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某,女,34岁,2016年3月4日初诊。主诉低热18天(体温37.5~38℃),伴微咳,汗出,恶寒,倦怠乏力,微呕。现正值经期,量多色暗,舌暗苔白,脉浮弦细数。
处方:柴胡20克,黄芩10克,桂枝10克,白芍12克,法半夏10克,杏仁10克,厚朴12克,炙甘草6克,仙鹤草30克,益母草30克,自备生姜5片,大枣10枚,7剂,水煎服,每日3次。
二诊(2016年3月11日):诉低热已退,诸症均减,仍时微咳、失眠,月经已尽。守上方去益母草,减柴胡量为10克,加茯苓30克,陈皮10克,桔梗10克,炒枣仁20克,7剂,水煎服,每日3次。
按:本案属《伤寒论》中太阳少阳并病,始太阳证不解而出现少阳证的证候。恶寒、汗出为太阳中风证的典型症状;发热(低热)、微咳、微呕为少阳证见症,方选柴胡桂枝汤加减。《伤寒论》第146条言:“伤寒六七日,发热,微恶寒,支节烦疼,微呕,心下支结,外证未去者,柴胡桂枝汤主之。”方中重用柴胡以解肌退热,是为重点;因微咳,加厚朴、杏仁宣肺平喘;易人参为仙鹤草,既可补虚收汗,又可调经。民间唤仙鹤草为脱力草,谓其能疗脱力劳伤。《滇南本草·第一卷》言:“黄龙尾(仙鹤草),味苦涩,性微温,调治妇人月经或前或后,红崩白带,面寒背寒,腹痛腰痛,发热气胀,赤白痢疾。”加益母草,活血调经,与仙鹤草一散一收。二诊时,低热已退,故减柴胡量为10克,因仍微咳加桔梗宣肺,失眠加炒枣仁安神,茯苓、陈皮健脾以固本。故而收功。
本案为柴胡桂枝汤在外感病中的运用,其在内伤杂病中亦多有应用。柴胡桂枝汤在杂病中效用可概括为肝脾同调,可用于肝脾不和之证,如妇人更年期诸症。
咨询电话:010-87876186
↓展开全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