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感冒后出汗较多,常表现为时时汗出,以头颈部位多。
中医认为,小儿生理尚未发育完善,属于稚阴稚阳之体,易虚易实,若后天失养,调护不当,以致营养不良,进而损伤小儿正气,导致气虚或阴虚,因气虚不固、气阴两虚、虚热内盛等原因所引起阴阳失调,引起自汗、出汗多于常人。另外,容易出汗的小儿,往往存在消瘦、厌食、挑食、经常感冒、大便干结等症状,家长误认为体虚而乱用补品或过食膏粱厚味,更加损伤气阴,使汗出加重。
功用 益气固表,补脾实卫,和营敛汗。
主治 易感,自汗或盗汗。
方解 小儿易感出汗方,是以玉屏风散和桂枝汤为基础的有效方剂。玉屏风散具有益气固表、祛邪止汗之功能;桂枝汤出自张仲景《伤寒论》,主治太阳表虚证,以桂枝解肌发表、外散风寒,白芍益阴敛营,两药合用,一治卫强,一治营弱,和营以敛汗;生姜辛温,既助桂枝解肌,又能暖胃止呕;姜、枣相合,可以升腾脾胃生发之气而调和营卫。现代药理研究表明,桂枝汤.对体温和汗腺有双向调节作用;浮小麦甘,凉,甘能益气,凉可除热,入心经,益气、除热、止汗是其所长,盖汗为心之液,养心退热,津不为火扰,则自汗盗汗可止,且有扶正祛邪之功;炙甘草一为佐药,益气和中,合桂枝以解肌,合芍药以益阴,一为使药,调和药性。诸药合用,共奏益气固表、和营敛汗之功效。
典型医案
柯某某,男,7岁,2014年1月15日初诊。
家长代述,患儿自幼多动,食欲好,出汗多,容易感冒,以头部、肩背部出汗明显,活动后尤为明显,夜间睡觉出汗严重时可将被头浸湿,曾因表虚易感,服用小儿表虚易感膏治疗2个多月,感冒症状减轻,出汗减轻不明显。刻诊见患儿面色少华,发育良好,肢端欠温,手心微汗,舌质淡,苔白,脉沉弱。依据舌脉症状,辨证为气阴两虚,卫外不固。治疗以益气固表、调和营卫为主。
处方:黄芪10克,炒白术5克,防风3克,白芍5克,桂枝3克,浮小麦5克,炙甘草3克,生姜1片、大枣2枚为引。每日一剂,水煎二次,取汁混合,分两次早晚温服。并嘱家长,饮食宜清淡,少吃生冷、辛辣、油腻、洋快餐、膨化食品及功能性饮料,避免汗后受风,勤换衣被,适量进食山药以助益气健脾。
2014年1月25日二诊,上方连服6剂,白天出汗明显减少,夜间偶见盗汗,分析盗汗原因,多与白天进食丰厚有关,建议调整饮食,中药隔日1剂服用。嘱饮食调节,半年后来诊,异常出汗现象基本消失。
按 临床观察表明,小儿汗证以气虚、脾虚、湿热为主,尤其是随着生活条件的改善,洋快餐流行,肥甘厚味、麻辣辛香,造成肠胃受纳过盛,胃肠壅积,乃致湿热蕴蒸,迫汗外泄,也是小儿汗症最常见的发病机理,应引起家长的重视。
咨询电话:010-87876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