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中医常识医案心得正文

经筋释义十论

经筋概念的本源性

经筋概念何解?“经”,主要有三种见解,一是指十二经脉,二是指虚词,三是指编织,如织物的纵线;“筋”,较为公认的认识主要有两种,一是指肌腱,二是指整个软组织。那么,经筋概念的本源性意义如何?

【释义】“经筋”之“筋”,其概念及理论阐释,《内经》全书散见,几见各篇。如《素问·痿论》言:“宗筋主束骨而利关节也。”筋是“五体”之一,主要结聚于关节骨骼部,为肝所主。因此,《内经》中“筋”,分布有位,意义广泛,所属专主,功能特定。

然而,《灵枢·经筋》首次见有“经筋”概念提出,后世医家对经筋发挥多宗此论。在本文中,“经”“筋”联用,仅见本篇,并成专词,渐以俗成,历代沿用。很多学者认为,经筋本意等同于“筋”,仅是强调了从经脉角度对筋的分类与概括。

《灵枢·经筋》认为,十二经筋是有形有状有功能的类似条索状的组织组成,与十二经脉的其他部分一起组成人体的经络系统,是十二经脉气血输布于筋骨肌肉关节的体系,是附属于经脉的筋肉关节体系,是十二经脉外属部分。汉代许慎《说文解字》对“筋”的解释是:“筋,肉之力也。从力,从肉,从竹。”说明“筋”既是指肌腱,又包含肌肉、韧带等在内的附着在骨骼与关节周围的组织,即可谓是人体软组织的总称。汉代许慎《说文解字》对“经筋”的解释是:“经,织也;从糸,坙声。”其本意是指织物的纵线。人体中“筋”的走向也多纵向,所以用“经”总结筋的分布。

经筋与十二经脉关系主要包括:功能活动有赖于十二经脉气血濡养调节;循行分布与十二经脉相应;形质上体现十二经脉对肢节的联系;使十二经脉在身体结构上的联络更趋稳定、完整、有机、柔韧、动态等。

经筋分布的多维性

如何认识经筋的分布?经筋分布是否为纵线?如何认识经筋在分布过程中的结、聚、散、络现象?经筋分布所过是一维还是多维?

【释义】对于经筋的分布,张景岳《类经》所说:“十二经脉之外,而复有所谓经筋者何也?盖经脉营行表里,故出入脏腑,以次相传;经筋连缀百骸,故维络周身,各有定位。虽经筋所行之部,多与经脉相同;然其所结所盛之处,则惟四肢溪谷之间为最,以筋会于节也。筋属木,其华在爪,故十二经筋皆起于四肢指爪之间,而后盛于辅骨,结于肘腕,系于膝关,联于肌肉,上于颈项,终于头面,此人身经筋之大略也……此经脉经筋之所以异也。”其分布路线,大致与十二经脉路线相同,遍及人体的前、后、左、右和头、面、四肢。十二经筋主要分布于人体体表与四肢,多结于关节部分。

《内经》描述经筋循行分布以经脉为纲纪,其无脏腑属络关系。即十二经筋把人体筋膜系统归类成十二部分,每一经筋,根据其循行路线、联系部位及其方向,分别有不同的命名,如沿本条经筋纵行循行路线分布的部分称之为“直行者”;把未沿本条经筋纵行循行路线分布的部分,但与本条经筋联系密切的部分称之为“邪(斜)行、支者、别者、邪(斜)外”等。

《灵枢·经筋》对于经筋循行起止有详尽描述,经筋的循行分布以经脉路线为基础,每条经脉的经筋,其体表循行分布与同名经脉的循行分布基本一致,遵循经脉分布的特点。张介宾总结说:“凡十二经筋所起所行之次,与十二经脉多相合。”但是,经筋循行既与经脉循行有关,但又不完全受经脉制约,其循行范围较之同名经脉亦有其不及或所过。

经筋循行于体表,通过有规律的密集分布,强而有力的联结与联系,使肢体呈现藤攀状、网络状、层次状、框架状、编笼状的结构,无论上下肢,还是在躯干,基本将肢体网织成一个立体结构。特别是在关节部位,其纵、横、竖,前、后、侧,点、线、面,呈现出经筋的三维立体构织,以利于经络气血通过经筋渗灌与濡养肢体,从而维持肢体结构稳定及肢体灵活运动等,此也补充了十二经脉未能到达之处。

各经筋在循行中还在踝、腘、膝、股、膊、腕、肘、臂、腋、肩、颈等关节或骨骼处结聚。特别是足厥阴经筋,除结于器,并能总络诸筋。诸经筋的结聚处、止点处,其实就是以肌腱等组织为主组成的较大条状、束状、片状、爪状结构,从纵、横、面、层角度来看,也是局部的多维结构。有研究认为,经筋的止点,不能用“点”概念来概括,因不少止点呈条束、片状,如足太阴经筋“其内者着于脊”,附着于脊柱上,呈条束状。

经筋分布多维性结构,也决定了后世经筋诊治理论的丰富与诊治手段的多样性。

经筋循行的向心性

经筋循行方向为何呈向心性而未成双向性或呈经次相传性?这种向心性是否影响经气流注并对肢体运动有所影响?

【释义】十二经筋中手三阳经筋起于手指,循臑外上行,结于角(侧头部);手三阴经筋起于手指,循臑内上行,结于贲(胸膈部)。足三阳经筋起于足趾,循股外上行,结于頄(面颧部);足三阴经筋起于足趾,循股内上行,结于阴器(阴部)。也就是说,十二经筋皆起于四肢末端,结于关节,终于头身,呈向心性的循行汇聚。

经筋的这种向心性循行模式的意义在于以下几点:一是显示十二经筋有别于十二经脉“行血气而营阴阳”的生理功能;二是表明十二经筋单向循行显示其有别于十二经脉的气血流注与以次相传;三是强调十二经筋“各有定位”,要用标本与根结理论解释与指导应用;四是突出经筋的这种向心性分布特性,提示经筋接受十二经脉气血渗灌的先后有序性,在病理方面有轻重缓急性,并为临床提示十二经筋病情的主次性与标本根结兼顾,以及对经筋治疗方法有理论性的指导作用。

?经筋联系的特定性

根据经筋循行与分布,特别是结、聚、交、合的特点,体现经筋怎样的特定联系性?这种联系性的意义何在?

【释义】十二经筋在循行过程中,手足阴阳经筋主要循行于体表,部分经筋内行于胸腹廓中,不入于五脏六腑。这种最主要的特定联系,意在显示与说明不要完全应用脏腑理论或经脉气血流注理论解释十二经筋的生理与病理。

手足三阳经筋与手足三阴经筋之间没有表里相合的关系,这种联系的特殊性,意在显示与说明经筋病生理与病理之间没有像十二经脉生理与病理那样的表里经之间的相互传变或逆经与顺经传变

十二经筋在循行分布途中在人体某些特定部位通过不断结、聚、交、合等,使经筋间发生相互联系,表明这种联系疏密有致,因用而设,因形而构,因动而异,因部而变。

十二经筋在循行分布中多结聚于四肢关节部,呈现出“以筋会于节”的特定联系特性。如手六经筋在腕、肘、肩等部位,足六经筋在踝、膝、踵、髀等部位,都是经筋重点会结之处,以保证四肢各关节稳定与保持运动等功能。

在某些特殊部位,有十二经筋的集中结聚分布,而且是多条经筋结聚于同一部位。如足三阳、手阳明之筋皆结于頄(面颧部);足三阴、阳明之筋皆聚于阴器(生殖器);手三阴之筋结合于贲(胸膈部);手三阳之筋结于角(侧头部),这既是对标、结理论的经筋形质化的体现,也说明这些部位的重要性。

十二经筋间通过循行过程中的相交、相合显示经筋间交合的特定联系。如足阳明之筋“合少阳”“上合于太阳”,足少阴之筋“并足太阴之筋”“与太阳之筋合”,手少阳之筋“合手太阳”以及手少阴之筋“交太阴”等。通过相交、相合,说明经筋之间彼此有相互协调、沟通、联络、整合、强化、固定等作用。

?经筋功能的多元性

十二经筋有何生理功能?其通过“筋之力”而体现的运动功能,还是有其他多重功能?经筋功能是否呈多元性?

【释义】筋的形态与分布,决定了经筋的基本特性与功能。经筋分类不同,功能属性有别。手足三阳行于外,其筋多刚,手足三阴行于内,其筋多柔。而足三阴、阳明之筋皆聚于阴器,故曰:“前阴者,宗筋之所聚,此又筋之大会也。”根据筋肉形态和功能之别,又有大筋、小筋、膜筋等区别,如大筋附于骨属,维筋维系柔筋,缓筋为腹内柔筋,而普筋乃脊内之筋,在肠胃之后。

因此,经筋包含了维系形态、利于运动等方面的作用,显现其功能多元化。第一,联络四肢百骸,以维络周身组织,固定保护内脏。十二经筋在全身各关节部位结聚,从而使得周身百骸相互联结,使躯体各部保持一定的位置,从而使人体固定有形,体态正常;同时,十二经筋纵横交错,结聚散络,广泛分布,遍于全身,使人体成为一个有机整体。足太阴经筋分布于胸腔、腹腔,并附着于脊,对于位于体内脏腑,有保持固定位置的作用。第二,主束骨而利机关,以司关节运动。经筋共司关节运动通过三个环节实现。一是通过“束骨”。经筋通过束骨,相对稳定骨关节以约束骨骼活动度。二是通过筋的强而有力的连属。骨与骨的连接就是关节,经筋附着于活动度相对较大的四肢骨骼关节,以主其各种运动。肢体的内收外展、躯干的屈伸仰俯,活动有度,这个“度”是由筋来维系与完成。三是十二经筋“利机关”。经筋“皆属于节”,并且可以“利机关”,以利司关节各种运动完成。肢体旋转、伸展、行进等,要依靠经筋的筋肉牵拉,故肌肉收缩是关节活动的动力与保障。十二经筋集结了肌肉、筋腱、筋膜、系膜等多种组织的功能。第三,筋之不同状况,以反映脏腑功能及病候。人体内脏功能的盛衰,常由经筋运动功能强弱而表现出来。经筋是否易于损伤,修复时间与程度之快慢,可以反映脏腑功能强弱。例如经筋功能下降,关节易于劳损,且难于修复。经筋循行通路病痛,或关节疼痛,既可观察经筋受损情况,还可反映内脏功能强弱。

经筋实质的多解性

经筋的实质是什么?借助现代解剖学、神经学、组织学、影像学等,能否探索经筋的实质?现有的各种研究结果,能否代表经筋的实质?

【释义】自经筋理论诞生以来,历代就有较多关于经筋实质的探索研究。总体来说,目前关于经筋实质的研究,主要是以解剖学方法,通过与解剖分类比拟对照的方法为主。现阶段的经筋实质研究,尚未能达成共识。归结起来,目前的结果主要有以下几类:

神经专属说 此

咨询电话:010-87876186

↓展开全部内容

上一篇:清源固本调心 治疗甲状腺疾病

下一篇:黄连膏外敷治甲沟炎

返回首页

图文

相关

推荐

最新

站内直通车

首页常识特色保健养生论坛信息丰胸减肥名医药材书籍新闻文化偏方拔罐膏药刮痧火疗气功推拿药茶药酒药浴针灸美容老年育儿男性女性疾病杂症中药诊断医案词典医生医院问答药粥砭石足疗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