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辨:阳明病实质
经方六经来自八纲。人体患病后,基于正邪相争所产生的症状反应,在病位上不外表、里与半表半里,病性上总赅阴、阳两类,三而二之为六,即病证的六种基本模型:表阳证的太阳病,里阳证的阳明病,半表半里阳证的少阳病,表阴证的少阴病,里阴证的太阴病,半表半里阴证的厥阴病。阳明病实质为里阳证,即病位在里,病性属实属热的一类阳性证候。
二辨:阳明病依据
经方六经病辨证的依据主要是《伤寒论》记载的六经病提纲。阳明病辨证的主提纲是180条“阳明之为病,胃家实是也。”辅助提纲是182条“问曰:阳明病外证云何?答曰:身热,汗自出,不恶寒,反恶热也。”分别提示了阳明病的两种情况,即热结成实的腹证(腑实证)反应与热而不实,只可见身热、汗自出、不恶寒反恶热的外证。
三辨:阳明病来路
《伤寒论》第179条“问曰:病有太阳阳明,有正阳阳明,有少阳阳明,何谓也?答曰:太阳阳明者,脾约是也;正阳阳明者,胃家实是也;少阳阳明者,发汗、利小便已,胃中燥、烦、实、大便难是也。”一般认为本条讲阳明病的成因,实际上是讲三阳合病并病的情况,太阳阳明者,即太阳阳明合并病证;少阳阳明者,即少阳阳明合并病证;正阳阳明者,即单纯里实热的阳明病证。
若以成因讲,阳明病来路错综复杂,非仅此三类。阳明病为病位在里的阳实热证,可从太阳病、少阳病传变而来。亦可由其他的阴证转阳变化而致。
四辨:阳明病与温病
《伤寒论》第6条“太阳病,发热而渴,不恶寒者,为温病”,又说“若发汗已,身灼热者,名风温。风温为病,脉阴阳俱浮,自汗出,身重,多眠睡,鼻息必鼾,语言难出。”分析其证,脉浮、发热、汗出,虽有似太阳病,但其发热而不恶寒,汗出而渴,确属阳明病外证。
后世“温病”包罗甚广,诸家论述,分别太繁,至有“寒热之争”。清人陆九芝有言“阳明为温病之薮”,最为切中肯綮,而温病学的产生与发展也丰富了阳明病(热病)的证治。纷纭繁复的“温病”岂能尽归阳明病?但其终不脱六经轨范之涵摄。
五辨:阳明病与三阴病关系
《伤寒论》第320条“少阴病,得之二三日,口燥,咽干者,急下之,宜大承气汤。”少阴病为表阴证,津血本虚,若入里传至阳明见燥结异常迅速,阳明里实,更灼伤津液,恐其交相为患,终成热亢津枯之势,故急下以救津液,与大承气汤。同理,321、322条皆峻下热结以保存津液。
后世以少阴病篇皆属少阴病,冠以“少阴三急下”,而又从少阴为“肾”出发,徒增寒化、热化之说,诸家聚讼不休。实则为表阴证的少阴病转属为里阳证的阳明病,或两者相兼为病。同理,太阴与厥阴病皆有转属或合并阳明病的可能。当然,阳明病也有转属或合并太阴病(里虚寒证)的可能。
六辨:阳明病治则宜忌
阳明病为里实热证,故治疗以清泻实热为主,不过里又有上中下病位的不同,故治疗亦有所区别。大体在上者,用吐法,如瓜蒂散;在中者,和中清热,如白虎汤;在下者,用攻下法,如大承气汤。
因阳明病中多病重、病危之险证,故仲景反复叮嘱,最宜审慎。首先,里未结实,不可轻下,所谓“下不厌迟”;其次,当下不下,贻误治机,津液枯竭,变证丛生;再次,阳明外证易与太阳病混淆而误施汗法,再伤津液。至于“以寒增寒,以热益热”与“虚虚实实”之戒,自不待多言。另,诸合病并病之属,先后缓急,或独任或兼理,自有法度,不可妄施!
七辨:阳明病主要方证
辨方证是经方辨证施治的尖端。阳明病辨治方证主要有两大类。
第一类是热未成实的:一是白虎汤证类,适应证为热盛于里而尚未成实,烦热、汗出、脉滑数者,类方主要有白虎加人参汤、竹叶石膏汤等。二是栀子豉汤证类,适应证为热郁胸膈,胸中滞塞、心中懊恼者,类方有栀子生姜豉汤、栀子甘草豉汤等。三是大黄黄连泻心汤证类,适应证为热壅胃脘所致心烦、心下痞者,类方有黄连阿胶汤、白头翁汤等。
第二类方证是热结成实的:一是湿热互结,如茵陈蒿汤。二是水热互结,如大陷胸汤(丸)、十枣汤。三是痰热互结,如瓜蒂散、小陷胸汤。四是血热互结,如桃核承气汤、抵挡汤。五是宿食积滞与热结,如瓜蒂散、大承气汤。六是燥屎与热结,如三承气汤。
以上七项为对经方阳明病认识之梗要。
咨询电话:010-87876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