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中医常识医案心得正文

小柴胡汤加减治疗里证

《伤寒论》第103条:“太阳病,过经十余日,反二三下之,后四五日,柴胡证仍在者,先与小柴胡。呕不止,心下急,郁郁微烦者,为未解也,与大柴胡汤,下之则愈。”

“柴胡半斤,黄芩三两,芍药三两,半夏半升(洗),生姜五两(切),枳实四枚(炙),大枣十二枚(擘)。上七味,以水一斗二升,煮取六升,去滓,再煎,温服一升,日三服。一方加大黄二两,若不加,恐不为大柴胡汤。”

后人通常认为大柴胡汤组成中有大黄。

《伤寒论》第104条:“伤寒十三日不解,胸胁满而呕,日晡所发潮热,已而微利,此本柴胡证,下之以不得利,今反利者,知医以丸药下之,此非其治也。潮热者,实也,先宜服小柴胡汤以解外,后以柴胡加芒硝汤主之。”

关于柴胡加芒硝汤的记载:“柴胡二两十六铢,黄芩一两,人参一两,甘草一两(炙),生姜一两(切),半夏二十铢(本云五枚,洗),大枣四枚(擘),芒硝二两。上八味,以水四升,煮取二升,去滓,内芒硝,更煮微沸,分温再服。不解,更作。”

从上述两方证中,我们可以看出,小柴胡汤证如伴见里实证,可在和解的基础上加用泻下药。也就是说,在少阳病基础上伴见阳明病,治疗可用柴胡剂与承气剂合方加减。至于小柴胡汤用多大剂量,是否减去扶正药,泻下药当加用大黄、枳实还是芒硝,或者说是合用大承气汤、小承气汤还是调胃承气汤,俱当随证治之。张仲景在这里只是(也只能)举例而言。

反过来,临证如见非典型之阳明腑实证,如但见少阳一症,即不当用承气汤,而宜用柴胡汤与承气汤合方化裁。

阅读前人医案是学习方证很重要的方法之一。下面三案录自宋代医家许叔微所著《普济本事方》一书。

案1:“记有人患伤寒五六日,头汗出,自颈以下无汗,手足冷,心下痞闷,大便秘结。或者见四肢冷,又汗出满闷,以为阴证。予诊其脉沉而紧。予曰:“此症诚可疑,然大便结,非虚结也,安得为阴?脉虽沉紧,为少阴症,多是自利,未有秘结者。予谓此正半在里半在表,投以小柴胡得愈。”

案2:“常记有人病伤寒,心烦喜呕,往来寒热,医以小柴胡与之,不除。予曰:脉洪大而实,热结在里,小柴胡安能去之?仲景云:伤寒十余日,热结在里,复往来寒热者,与大柴胡汤。三服而病除。”

案3:“又记有人患伤寒,身热目痛鼻干,不得卧,大便不通,尺寸脉俱大,已数日。一夕汗出,予谓速以大柴胡下之。医骇曰:阳明自汗,津液已漏,法当行蜜兑,何苦须用大黄药?予谓曰:子只知抱稳,若用大柴胡,此仲景不传之妙,公安能知之?予力争,竟用大柴胡,二服而愈。”

案1似阴证,实为小柴胡汤证;案2似小柴胡汤证,实为大柴胡汤证;案3似阳明病,实为大柴胡汤证。

体会这些医案,有助于我们对小柴胡汤证与大柴胡汤证的认识。

笔者临证治疗便秘而发热者,每取用小柴胡汤合升降散加减,疗效较好。

如治疗李某,男,9岁。2011年6月3日初诊。

发热2天,下午及晚上较甚,呈持续性发热,纳食减少,不大便,有咽痛、口干,无恶寒,口不苦。舌质红,舌苔黄腻,脉弦数。证属阳明积热,气机不畅。治以和畅气机,清下积热为法。方用小柴胡汤合升降散加减。

处方:柴胡9克,黄芩9克,僵蚕9克,蝉衣9克,姜半夏6克,炒莱菔子12克,生大黄(后下)9克,桔梗9克,生甘草2克。2剂水煎服。

12小时内分4次服完2剂药,泻下3次而愈。

本案似无明显少阳病见症,按理,不当用小柴胡汤。本案可辨为阳明腑实证,但又非典型之阳明腑实证,热邪仍处于弥散趋热。而热邪弥散,又非白虎汤证。脉现弦象,既不沉,也不洪,可为辨证佐证。此时用药,在和解的基础上清泻,较单治阳明病为优。

咨询电话:010-87876186

↓展开全部内容

上一篇:蔷薇调经有妙方

下一篇:中医药治疗肿瘤的优势

返回首页

图文

相关

推荐

最新

站内直通车

首页常识特色保健养生论坛信息丰胸减肥名医药材书籍新闻文化偏方拔罐膏药刮痧火疗气功推拿药茶药酒药浴针灸美容老年育儿男性女性疾病杂症中药诊断医案词典医生医院问答药粥砭石足疗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