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医家郑钦安以其独特的医学理论独步医林,成“火神派”开山鼻祖。人皆知郑氏善用附子,可谓识附子、懂四逆汤者,不知郑氏也善用大黄,也是识大黄、懂大承气汤者。郑氏在《医理真传》中指出:“观仲景于三阴阴极之症,专以四逆汤之附子,挽先天欲绝之真火,又以干姜之辛热助之,即能回生起死于三阳阳极之症,专以大承气汤之大黄,以救先天欲亡之真阴,又以芒硝之寒咸助之,即能起死回生仲景立法,只在这先天之元阴、元阳上探取盛衰,不专在后天之五行生克上追求,附子、大黄,诚阴阳二症之大柱脚也。”
郑钦安在谈到大承气汤时说:“仲景立法,就在这元阴、元阳上探盛衰,阳盛极者阴必亡,存阴不可不急,故药之分两不得不重。阴盛极者阳必亡,回阳不可不急,故四逆汤之分两,亦不得不重。二方皆有起死回生之功,仲景一生学问,阴阳攸分,即在二方见之也。”
医以救人,中医在其漫长的发展过程中,历代医家为后人留下了很多起死回生之法、起死回生之方。但,时至今日,中医所面对的需要起死回生的病人毕竟有限,而更多的是门诊上排队候诊的、与死亡远不沾边的病人。
大承气汤,如果按《伤寒论》中所记录方证使用,在临证中所用机会确实不太多。而笔者在读《医理真传》时,见有“然未至里实之盛者,亦可改分两以施之”一语,由此悟出,大承气汤改分量,可不必受阳明病攻下之诸多适应证与禁忌证的羁绊,大承气汤也可成为临证常用之方。
临证对于这类食积化热而无明显表证之患儿,喜用大承气汤小剂量攻下,多收立竿见影之效。当然,如此用方的前提是患儿体质壮实。
咨询电话:010-87876186
↓展开全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