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从出生起到第28天为新生儿期。中医认为刚出生的孩子,从胎内环境转变为胎外环境生活,在生理上起了很大变化。新生儿刚离母体,脏腑娇脏,形气为充这一生理特点显得更为突出,就像嫩草之芽、幼蚕之苗,肌肤娇嫩,抗病力弱,对外界环境还需要逐步适应,所以特别需要谨慎抚养,精心护理。若稍有疏忽,极易患病,且多起病急遽,变化迅速,容易造成不良后果。中医历代医家对新生儿的护养非常重视,探讨如何应用中药对新生儿进行护养,显得十分必要。
中药汤剂(煎汁)去胎毒明目
胎毒学说是中医儿科病因学中的重要理论,是古人在长期观察和实践中所总结的关于新生儿疾病的认识,包含了孕期调理、围产期保健、新生儿养护等丰富内容。所谓胎毒,主要是指胎中禀受的热毒,包括秽物咽入腹中而成的胎毒。胎毒重者,出生时常表现为面目红赤、多啼声响、大便秘结等,易于发生丹毒、痈疖、湿疹、胎黄、胎热、口疮等病证。给新生儿去胎毒,是中华民族护养小儿的有效防保措施。
婴儿初生时,口中常常留有羊水等秽液,必须及时清除,否则易导致胃肠和口腔的疾病。出生后可用消毒棉球裹指,将口中的秽液拭净,还可以用中药去胎毒。具体用法有:①甘草法:甘草3克,浓煎取汁,以消毒纱布蘸药汁拭口,令小儿频颇吮吸。连用3~5天。②黄连法:黄连15~30克,用水浸泡,令汁出,入饭锅蒸后,滴小儿口中,每次2~3滴,清晨空腹用,连用3~5天。黄连性寒,胎禀气弱者不用。③豆豉法淡豆豉9克,浓煎取汁,频频饮服。④大黄法生大黄3克,沸水适量浸泡或略煮,取汁滴小儿口中,胎粪通下后,停服,脾虚气弱便溏禁用。⑤银花野菊花甘草法:银花6克、野菊花3克、甘草3克煎擦拭口,并以少量令小儿吸吮。
另外,可用黄芩等制成眼用药水滴眼(或擦洗),有清热解毒明目的作用。
中药散剂护断脐爽身
婴儿出生后,医生会立即将脐带截断结扎,留在婴儿腹部的脐桩,一般会在1~3周内萎脱。在萎脱之前,婴儿的护脐是婴儿护养的主要内容之一。
脐带尚未脱落时,婴儿洗浴时一定要防止水渍;还要勤换尿布,防止尿渍。若脐带脱落后,脐眼有渗湿,则可用龙骨散(《千金》卷三:龙骨(火煅,研极细)1钱,赤石脂1钱,绵胭脂(烧灰,研)1钱,枯矾3分)或煅牡蛎、炉甘石粉,撒于脐部,保持干燥。
婴儿洗澡后,用柔软的毛巾拭干,随后可用六一散(中国药典:滑石粉、甘草)扑之,再行穿衣。这样对预防婴儿皮肤疾患有一定的益处。
须要强调:散剂在制备是一要细(极细粉),二要灭菌消毒;三是使用时,量不宜多。
咨询电话:010-87876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