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中医保健中医养生四季养生冬季养生正文

冬季练功养生

提到冬至节气期间保健养生,除了我们要遵循的“顺应四时,起居有常;饮食有节,勿过饥饱;劳逸结合,勿枉作劳;精神修养,陶冶情操”之外。我们可以练几节简便易学、易练习的气功,能为您的冬至养生增添一份“动”的乐趣。

静坐

自然盘膝而坐,两眼轻闭或微露一线之光,神不外驰,两手相握放在腹前,或拇指掐住无名指的指根,其余四指握住拇指置两膝上。也可坐在沙发或木凳上练功,即采用靠坐式或平坐式的姿势练功,两手舒伸放在两大腿上。舌轻抵上腭,鼻吸鼻呼,匀缓柔和的调整呼吸约3~5分钟,达到全身放松,心神恬静的状态。

自然盘膝坐在床,闭目或露一线光。

两手相握置腹前,意守丹田切莫忘。

鼻吸鼻呼勿用口,调息悠匀细缓长。

收敛思绪入佳境,身松心静保健康。

通过这节功的练习能更好地排除杂念,收敛思绪,放松肌肉,平静呼吸和心情,较快地进入练功状态,为做好以下各节功打下良好基础。初学者可先采用自然呼吸,以后逐渐使呼吸深长,直至达到腹式呼吸。可使肺脏吸氧排碳的功能增强,改善全身的血液循环。

鼻功

搓鼻:拇指和食指相捏在一起,并将两手拇指的指背置于鼻翼的两侧,上下摩搓18次。要求神庭穴(督脉24)、印堂穴(经外奇穴)、攒竹穴(膀胱经2)睛明穴(膀胱经1)、迎香穴(大肠经20)等鼻部的穴位都搓到。

揉迎香:用两手拇指的指背关节按揉迎香穴,向内、向外旋转按揉各18次。

摩搓风池:双手拇指由上向下推搓风池穴(胆经20)18次,其余四指在头部两侧起固定作用。然后两手五指并拢,在颈部两侧由下向后上方推搓风池穴18次。

此功能增强上呼吸道抵抗力,有预防感冒、对鼻塞、慢性鼻炎等鼻部疾患也有积极的治疗作用。肺开窍于鼻,此方法亦有清肺火、畅气机的作用。

鼻功指背先擦热,两指夹鼻上下搓。

迎香穴位巧按摩,治疗鼻疾愈顽疴。

各十八次数目足,预防感冒清肺火。

耳功

摩耳轮:用两手拇指和食、中二指沿耳轮进行上下捻揉、摩搓,捻摩至耳尖时向上提一提,捻摩至耳垂时向下拉一拉,如此一上一下为一次,共做18次。

擦耳台:两手舒伸,将耳置于食指和中指之间,用手上下摩擦两耳台各18次。

搓耳朵:双手五指并拢,前后摩搓两耳。推搓时摩搓耳面,拉搓时摩搓耳背。一推一拉为一次,共做18次。

按耳屏:用食指或中指,在耳朵的凹窝处,摩转一周按压一次耳屏(耳道口前突起的部分),连续做9次。

聪耳法:又称通天指法,即用食指或中指将耳道口堵实,使之听不到外界的声音,然后突然将手指拔出,反复练习6或9次。

鸣天鼓:用两手掌掩住耳朵,十指放在后枕部,食指压在中指上并轻轻滑下,弹击后脑部24次(即枕骨粗隆下的部位),使之能听到咚、咚、咚的响声。

耳功的练习可以刺激听神经,使其兴奋性增高,听力增强,防治耳鸣、耳聋等耳部疾患。鸣天鼓可以给大脑以温柔的刺激,有调整中枢神经的作用,同时还可以使循环中枢、呼吸中枢得到良性刺激,使心肺功能改善,并对解除头昏头痛均有积极的治疗作用。肾开窍于耳,故练习耳功能强腰固肾。耳是人体的缩影,如同一个胎儿在母体中的形象,故在耳朵上可找到人体各个部位的代表区域,耳功练习可起到全息疗法的作用。

两手上下摩耳轮,擦搓摩弹听力真。

双掌掩耳鸣天鼓,防治耳疾和头昏。

进行头面部的按摩练习,不仅可以防治局部的相关疾病,又可根据中医五脏开窍于五官的理论(肺开窍于鼻、肾开窍于耳、肝开窍于目、心开窍于舌、脾开窍于口),起到对五脏六腑的疏通调理作用。坚持练习定能收到理想的效果。

胸功

摩搓两胁:以两手掌摩搓两胁,由两腋下开始,掌掌相连,连续六掌搓至腹股沟,如此反复做6遍。

舒胸顺气:两掌相叠,由胸部沿体前正中线向下推搓至小腹,鼻吸口呼,吸气时两手轻提起,呼气时两手稍用力由胸部向下推至小腹耻骨联合处,连续练习6或9遍。

心区按摩:是防治胸闷,改善心脏供血不足,帮助缓解心脏疾患不适症状的练习方法。

1、两手相叠,右手在下,从心区部位的右上角开始(即左胸部的右上方靠近天突穴的部位),向心区部位的左下角推搓,然后再拉搓返回到原位。如此推搓、拉搓反复练习18次。

2、两手相叠,左手在下,从心区部位的左上角开始,向心区部位的右下角推搓,然后再拉搓返回到原位。如此反复练习18次。

3、两手相叠,右手在下,右手劳宫穴相对于左胸乳中穴。深长呼吸、平心静气,然后在心区部位进行顺时针方向的缓慢按摩18次。

4、两手相叠,左手在下,左手劳宫穴相对于左胸乳中穴。调整呼吸,心情平静后,在心区部位进行逆时针的运转按摩18次。

5、双手十指屈曲,手腕放松,两手抖动起来,用十指尖叩击左胸心区部位36次,或根据身体情况适度增加叩击次数。

扩胸展背:又称开合肩。配合吸气,两拳分别向体两侧分开,同时小臂向外自旋并竖起,两拳分置于肩两侧,拳心向前,大拳眼向内。要求两肩尽力向后展开,使胸部扩展,膻中区和背部的夹脊区亦得到良性的刺激,调动其气机活跃起来,形成开肩扩胸状。呼气时双肩向前合拢,使背部舒展,两小臂在胸前相合并竖起,两手小拳眼相对置于面前,两肘尖尽量靠拢在一起。颈部放松,低头含胸,形成松颈合肩展背状。练习时要求脊柱进行前后曲动运动,膻中和夹脊相呼应,也随胸背的扩展和肩部的开合得到良性的刺激,使气血得以活跃和培补。如此一开一合为一次,共做9、12或18次。

练习胸功可以改善心区部位和胸背部的血液循环,对预防和缓解心脏疾患的症状、治疗两肋疼痛,预防和治疗乳腺疾病均有帮助。

腹功

腹功又称揉腹或称丹田,有两种手法,一是摩法,即手法比较轻柔,可采取单手练习。先将两手搓热后,以右手掌按顺时针方向(大肠蠕动的方向),绕脐运行按摩36次。再以左手按逆时针方向做摩腹36次。二是揉法,即手法有一定的力度。先将手搓热后,两掌相叠右手在下,劳宫对神阙,然后双手向上导引到中脘,左下右上绕脐进行顺时针揉腹。逆时针揉腹练习时,则需左手在下,劳宫对神阙,向上导引到中脘,右下左上进行绕脐揉腹练习。用于保健,均按36次的次数练习,若用于治疗,练习的次数则要增加至100次,练习的方向也要根据症状的不同进行辨证选择。便秘者要按顺时针的方向揉腹,便溏、腹泻的患者则应逆时针方向揉腹。对于患有阳痿、遗精、早泄的病人,则应采取一手兜阴囊,一手摩丹田的练习。自古有“一擦一兜,左右换手,九九之数,其阳不走”的修炼方法。

腹功先把丹田揉,顺逆摩揉三十六。

便秘顺揉腹泄逆,揉至百遍再换手。

男性疾病阴囊兜,九九之数阳不走。

揉丹田是一种很好的祛病保健的方法。可以帮助调整胃肠功能,促进消化吸收,有解除便秘、腹胀或溏便、腹泻的作用。也有防治女子痛经、月经不调的作用。

腰背功

腰背功由五小节组成。

双手搓腰:两手先互相搓热,将搓热的双手放在两肾区的部位捂一捂,待有暖融融、热乎乎的感觉之后,再进行上下摩搓。向上到达两手能够达到的高度,向下到达尾闾、长强的部位。连续摩搓36次。使腰部,甚至整个后背有温热感,则效果更佳。

调和带脉:平坐式,两手虎口向内推按在两大腿上。以腰为轴上身进行旋转运动,先自左而右旋转练习9或12次。再自右而左旋转练习9或12次。练习时可配合呼吸。向前俯身时吸气,向后仰身时呼气;或前俯身时呼气,后仰身时吸气,两种方法可根据自己的喜好来决定。和带脉亦可采取站式练习,即双手叉腰,腰部做大幅度的旋转运动。

双拳揉脊:两手握拳,以拳背指掌关节处沿脊柱两侧(即华佗夹脊穴和膀胱经)进行自我按揉,上至自己尽力能达到的部位,下至尾骨两侧。行9揉6遍或9揉9遍之数。促进腰背部的血液循环,使诸阳脉的气血得到活跃、通畅,消除腰背部肌肉疲劳,防治腰背疼痛,闭经,痛经,及相关的内脏疾病。站式、坐式均可练习。

摩搓尾闾:可采取平坐或站立式练功,两手食、中二指并拢,在尾骨的两侧一上一下交替摩搓36次,亦可双手同时进行上下摩搓。若进行站式练习时,需两脚开步与肩同宽,两手交替搓腰时,要左右摆动两胯。双手同时搓腰时,脊柱进行前后曲动运动。若同时配合提肛缩会阴的练习则效果更好。此练习可刺激肛门周围神经和血管,改善其血液循环,防治便秘、脱肛和痔疮等疾病。亦有强腰固肾元的作用。

拍田扣肾:两脚打开与肩同宽,全身放松,两臂前后交替摆动,一手拍打丹田,一手叩击命门,脊柱亦随两臂的摆动进行左右扭转运动。起到培补真元之气强化先天之本的作用。

带脉调和腰背功,防治腰疾与痛经。

左右各旋十八次,强腰固肾经脉通。

揉脊疏通诸阳脉,摩搓尾闾显奇功。

防治脱肛与便秘,治疗痔疮方法灵。

练习腰功有强腰固肾、培补肾精、强化先天之本的作用。带脉调和则气血运行旺盛,并使诸经脉条达顺畅。对肾虚肾亏、四肢不温、腰腿疼痛、附件炎、盆腔炎、月经不调等妇科疾病、均有较好的防治效果。肾为人的先天之本,肾精匮乏,则五脏虚衰,多病早亡。肾精充足,五脏六腑皆旺,抗病能力强,身体健壮则人能长寿。

咨询电话:010-87876186

↓展开全部内容

上一篇:冬季养生食三粥

下一篇:分体制进行冬季养生

返回首页

图文

相关

推荐

最新

站内直通车

首页常识特色保健养生论坛信息丰胸减肥名医药材书籍新闻文化偏方拔罐膏药刮痧火疗气功推拿药茶药酒药浴针灸美容老年育儿男性女性疾病杂症中药诊断医案词典医生医院问答药粥砭石足疗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