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景在《伤寒杂病论》序言中说他是“勤求古训,博采众方”,撰用了素问九卷,八十一难,阴阳大论,胎胪药录,并平脉辩证等书,写成伤寒杂病论十六卷。由此可以看出,《伤寒论》的学术渊源本于内,难二经,书中六经之名就是出于《内经·热论》,但在理论上又有进一步发展。它借用古代六经名词,创造性地把它运用到外感热性病的辨证中去,形成了一套完整的、系统的、科学的辨证体系。
《伤寒论》的六经辨证虽说在某些地方与《内经》六经相同,但是在很大程度上是借其名而扩其意,二者存在着许多不同之处,具体分述如下:
病因《内经·热论》的六经病侧重于热邪为患,而《伤寒论》既谈中风,又谈伤寒,亦谈温病,六气伤人皆有。
辨证论治《内经·热论》的六经只论热证,不论寒证,只言实证,不言虚证,只重经络,不重脏腑,治法仅限于汗下两法。而《伤寒论》的六经则是既有热证,又有寒证,既有虚证,也有实证,既重视经络.更强调脏腑,其治法是汗、吐、下、和、温、清,补,消八法俱全,形成了理法方药完整的六经辨证体系。
发病形式《内经·热论》只限于两感。而《伤寒论》则是合病、并病、直中、两感等面面俱到,符合临床实际。
传经《内经·热论》提封“伤寒一日,巨阳受之一,二日阳明受之二,三日步阳受之三,四日太阴受之四,五日少阴受之五,六日厥阴受之六。”其意是日传一经,六日传遍,周而复始。而《伤寒论》则以脉症为依据,不拘时日,不分次第,切合实际情况。
综上所述,可以看出《伤寒论》的六经是在总结前人经验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无论在理论上或是在临床上都有了进一步的补充和提高。但是这丝毫没有贬低《内经·热论》对热性病理论和治疗上的贡献。
咨询电话:010-87876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