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中医信息中医书籍温病条辨正文

《温病条辨》中焦篇 湿温

(疟、痢、疸、痹附)

54.湿热上焦未清,里虚内陷,神识如蒙,舌滑脉缓,人参泻心汤白芍主之。

湿在上焦,若中阳不虚者,必始络在上焦,断不内陷,或因中阳本虚,或因误伤于药,其势必致内陷。湿之中人也,首如裹,目如蒙,热能令人昏,故神识如蒙。此与热邪直入包络,谵语神昏有间。里虚,故用人参以护里阳,白芍以护真阴。湿陷于里,故用干姜枳实之辛通。湿中兼热,故用黄芩黄连之苦降。此邪已内陷,其势不能还表,法用通降,从里治也。

〔人参泻心汤〕苦辛寒兼甘法。

人参〔二钱〕、干姜〔二钱〕、黄连〔一钱五分〕、黄芩〔一钱五分〕、枳实〔一钱〕、生白芍〔二钱〕。

水五杯,煮取二杯,分二次服,渣再煮一杯服。

55.湿热受自口鼻,由募原直走中道,不饥不食,机窍不灵,三香汤主之。

此邪从上焦来,还使上焦去法也。

〔三香汤方〕微苦微辛微寒兼芳香法。

栝蒌皮〔二钱〕、桔梗〔三钱〕、黑山栀〔二钱〕、枳壳〔二钱〕、郁金〔二钱〕、香豉〔一钱〕、降香末〔三钱〕。

水五杯,煮取二杯,分二次温服。

〔方论〕按此证由上焦而来,其机尚浅,故用蒌皮、桔梗、枳壳微苦微辛开上,山栀轻浮微苦清热,香豉郁金降香,化中上之秽浊而开郁。上条以下焦为邪之出路,故用重;此条以上焦为邪之出路,故用轻。以下三焦均受者则用分消,彼此互参,可以知叶氏之因证制方,心灵手巧处矣,惜散见于案中,而人多不察,兹特为拈出,以概其余。

56.吸受秽湿,三焦分布,热蒸头胀,身痛呕逆,小便不通,神识昏迷,舌白渴不多饮,先宜芳香通神利窍,安宫牛黄丸。继用淡渗,分消浊湿,茯苓皮汤。

按此证表里经络脏腑三焦俱为湿热所困,最畏闭外脱。故急以牛黄丸宣窍清热,而护神明。但牛黄丸不能利湿分消,故继以茯苓皮汤。

〔茯苓皮汤〕淡渗兼微辛微凉法。

茯苓皮〔五钱〕、生薏仁〔五钱〕、猪苓〔三钱〕、大腹皮〔三钱〕、白通草〔三钱〕、淡竹叶〔二钱〕。

水八杯,煮取二杯,分三次服。

57.阳明湿温,气壅为哕者,新制橘皮竹茹汤主之。

按:《金匮》橘皮竹茹汤,乃胃虚受邪之治。今治湿壅遏胃气致哕,不宜用参甘峻补,故改用柿蒂,按柿成于秋,得阳明燥金之主气,且其形多方,他果未之有也,故治肺胃之病有独胜。柿蒂乃柿之归束处,凡花皆散,凡子皆降,凡降先收,从生而散而收而降,皆一蒂为之也,治逆呃之能事毕矣。

〔新制橘皮竹茹汤方〕苦辛通降法。

橘皮〔三钱〕、竹茹〔三钱〕、柿蒂〔七枚〕、姜汁〔三茶匙冲〕。

水五杯,煮取二杯,分二次温服,不知,再作服。有痰火者,加竹沥、括蒌霜。有瘀血者,加桃仁

58.三焦湿郁,升降失司,脘连腹胀,大便不爽,一加减正气散主之。

再按此条与上第五十六条,同为三焦受邪,彼以分消开窍为急务,此以升降中焦为定法,各因见证之不同也。

〔一加减正气散方〕

霍香梗〔二钱〕、厚朴〔二钱〕、

|<< << < 1 2 3 > >> >>|

咨询电话:010-87876186

↓展开全部内容

上一篇:《温病条辨》中焦篇 寒湿

下一篇:《温病条辨》中焦篇 秋燥

返回首页

图文

相关

推荐

最新

站内直通车

首页常识特色保健养生论坛信息丰胸减肥名医药材书籍新闻文化偏方拔罐膏药刮痧火疗气功推拿药茶药酒药浴针灸美容老年育儿男性女性疾病杂症中药诊断医案词典医生医院问答药粥砭石足疗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