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伍是根据不同病证的治疗需要选择主治相同、相似或起协同作用的穴位配穴,以发挥其协调治疗作用。
本经配穴法
当某一脏腑、经脉发生病变,即选该脏腑、经脉的穴位相配,就叫本经配穴法。这是遵循“不实不虚以经取之”的治疗法则所确立的,也是“循经取穴”的具体运用。多用于本经脉及所过部位、所属脏腑产生的疾病。这种配穴方法,可以单独取一穴,也可是2个以上穴位配伍。如哮喘属肺病,选用本经鱼际穴。又如腰痛,疼痛部位属膀胱经,则取该经经穴肾俞、委中电针。
异经配穴法
异经配穴有两种含义,一是某一脏腑经脉发生病变,既取本脏腑经脉的穴位,同时取另一经穴位相配,以产生协同兼治作用,如心律失常,即取本经穴神门以益心镇静,又取足太阴经穴三阴交补养血,以达养阴补心的作用。二是某一脏腑、经脉发生病变,却选该经脉以外的经穴进行配伍,如治疗失眠不取心经胸穴,而取心包经内关、足太阴经三阴交及安眠等穴相配。
前后配穴法
前后配穴法又称“腹背阴阳配穴法”,是以身体前后部位具有相似作用的腧穴相互配伍的方法。前,是指胸腹部;后,是指背腰部,两部分的腧穴相配合以产生增强疗效的协同作用。这是根据“脏腑腹背,气相通应”的理论确定的,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俞募穴相配。如治疗胃病时,取腹部的募穴中脘,在背部取胃的俞穴胃俞穴配合电针。当然,也可根据病情选用胸腹部及腰背部的其他穴位相配。如治疗气管炎,取背部风门,配胸部檀中穴等。
远近配穴法
远近配穴法即近部取穴和远部取穴配合使用。这是根据标本、根结和经气上下、内外有对应作用的原理确定的。即头胸腹之“结”患病,不但取头胸腹本部位的穴位,同时取四肢的“根”的穴位相配合,如治疗肠炎,既取邻近的穴位天枢,又取四肢的上巨虚和合谷穴。相反,四肢之“根”有病,不但取四肢本身穴位,同时取头胸腹之“结”的穴位相配合。如治疗膝关节疼痛,既取局部穴位膝眼,又取腰部穴位肾俞。
以上配穴方法,临床上不是孤立的,往往一个配方处方,包括了多种配穴方法。如内关配阳陵泉,既属异经配穴法,也属上下配穴和左右配穴法,这种配穴的目的,是为了形成一种前后、左右、上下、远近的相互呼应的阵势交通阴阳,沟通各经气血,来达到协调脏腑气血阴阳以治疗疾病的目的。临床运用可酌情选用。
根据电流回路要求,电针治疗应尽量成对,邻近配对取穴,这就是电针的配伍方法应具有的特点。如在选用针刺治疗处方中主穴的同时,亦选其邻近的配穴与其主穴成对。例如,胃痛在选用足阳明胃经的足三里时,亦应取同侧足太阴脾经的公孙穴以配对。因此,在取穴和配穴应注意这方面的因素。
咨询电话:010-87876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