杵针治疗中,为使患者产生杵针刺激感应而使用的一定手法,称为行杵。行杵刺激部位产生的行气感应,称为得气,或叫杵针感应。患者出现杵针感应后,除具有与针刺治疗类似的酸、麻、胀、重等针感外,还会出现刺激部位皮肤潮红和局部的温热感觉以及病人特有的全身轻松、舒适、怡悦的感觉。
得气与否以及气至是否迅速,不仅直接关系到杵针治疗的效果,而且可以借此推测疾病的预后情况。《灵枢·九针十二原》说:“刺之而气不至,无问其数,刺之而气至,乃去之……刺之要,气至而有效”。充分说明了得气与否的重要意义。临床上一般是得气迅速时,疗效较好,得气较慢时,效果就差,若不得气,就可能无治疗效果。《金针赋》也说:“气速效速,气迟效迟。”临床上有因素体阳虚,或气血不足,或气滞血瘀,肌肤甲错者,或久病气虚,身体羸瘦者,导致经气不足或滞涩,致使行杵后“气不至”而不易得气的情况,可酌情调节行杵的轻重快慢,延长治疗时间,以促进其经气的来复。个别患者在行杵治疗三五日内针感不明显,但随着疗程的延长,针感会渐渐增加。《灵枢·官能》说:“针所不为,灸之所宜”。必要时也可在行杵前后在腧穴上辅加艾灸以助益经气。
咨询电话:010-87876186
↓展开全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