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中医特色中医脐疗脐疗临床正文

自汗、盗汗脐疗方

1方

【药物】五倍子适量。

【制法】研为细末,或用水调成膏状。

【用法】敷脐中,1次用药2~5克,1~2日1换。用于自汗、盗汗。

【疗效】巢伯舫治盗汗37例,除1例用药6次无效外,其余36例均于用药1~4次后痊愈;张谟瑞治疗多汗症6例(盗汗1例,自汗5例),痊愈5例,无效1例:浦鲁言治疗接受化疗的肿瘤患者伴盗汗212例,596人次,痊愈491人次,好转86人次,无效19人次,总有效率为96.81%;沈超治疗盗汗14例均愈。

【疗效】治疗35例,痊愈15例,显效11例,无效3例,有效率为91.43%。

【出处】《中医杂志》、《浙江中医药》、《四川中医》、《辽宁中医杂志》。

【备注】此法在《万病回春》、《本草纲目》、《种福堂公选良方》、《急救广生集》、《理渝骈文》、《医学实在易》等书籍中均有记载。

2方

【药物】五味子适量。

【制法】捣碎如泥状。

【用法】敷贴脐部。用于盗汗。

【疗效】治疗3例因急性脊髓炎、脊髓蛛网膜炎、脊髓外伤所致的重症盗汗,均在用药1-2次内痊愈。

【验案】患者,男,50岁。因双下肢麻木、无力,尿便困难5天入院。经查体及实验室检查诊断为急性脊髓炎。病人入院后10余天左右,两下肢从跻以下夜睡盗汗如水洗,并伴有白天轻度出汗,用许多方法治疗10余天无效,病人十分痛苦。后用五味子60克捣碎如泥(如干稍加水),用纱布敷于跻部,1次大减,2次痊愈。

【出处】《中医药学报》。

3方(双五子糊剂)

【药物】五味子100克,五倍子100克。

【制法】共研细末,过筛,加入70%的酒精适量,调成稠糊状,装入瓶中密封备用,或现用现调。

【用法】使用时将厚糊剂如鸽蛋大小放在事先准备好的5~6厘米大小见方的塑料薄膜或不透水的腊纸上(冬天可用热水袋烘温,不可用火烤,以防燃烧,微温后即可使用)。然后把药贴在肚脐正中,并以纱布敷于药膜上,用胶布固定,24小时换药1次。用于盗汗、自汗。

【疗效】治疗50例,总有效率为91%,2~8次见效。

【验案】患者,男,5岁。不明原因夜间冒汗近1年。体检:面色微苍白,神色正常,舌质红润苔薄白,心肺(一),肝脾不大。给以双五子糊剂外敷3次痊愈。

【出处】《中医通报》。

4方

【药物】五倍子、白枯矾各适量。

【制法】研为细末,用津唾调。

【用法】填满脐中,以绢帛系缚一宿即止。用于自汗盗汗。

【出处】《万病回春》、《增广验方新编》。

5方

【药物】何首乌适量。

【制法】研为细末,用津唾调。

【用法】填脐中即可。用于自汗盗汗。

【出处】《万病回春》、《增广验方新编》。

6方

【药物】煅龙骨、煅牡蛎各等份。

【制法】研为细末,过筛,用开水或醋调成膏。

【用法】敷脐部,外盖纱布,胶布固定。用于自汗、盗汗。

【出处】《中医外治法集要》。

7方

【药物】黄柏适量。

【制法】研细末,用津唾调。

【用法】涂脐,或涂两乳上。用于盗汗。

【出处】《理瀹骈文》。

8方

【药物】何首乌、白矾等量。

【制法】研细末。

【用法】敷脐。用于自汗、盗汗。

【出处】《辽宁中医杂志》。

9方

【药物】五倍子1.5克,飞朱砂0.3克。

【制法】共研细末,用水调成糊状。

【用法】敷脐部,1天1换。用于盗汗。

【出处】《山东中医杂志》。

10方

【药物】五倍子2份,五味子1份。

【制法】共研细末。

【用法】取末10克,温开水调成小饼状,外敷脐窝部,用布包好固定,连敷3~4次。用于虚汗症。

【疗效】一般外敷2~3次,即能起到收敛止汗作用。

【出处】《江西中医药》。

11方

【药物】文蛤3克,首乌3克。

【制法】共为末,唾液调。

【用法】敷脐眼。用于自汗、盗汗。

【出处】《贵州民间方药集》。

【备注】文蛤为五倍子之别名。

咨询电话:010-87876186

↓展开全部内容

上一篇:痹证脐疗方

下一篇:失眠脐疗方

返回首页

图文

相关

推荐

最新

站内直通车

首页常识特色保健养生论坛信息丰胸减肥名医药材书籍新闻文化偏方拔罐膏药刮痧火疗气功推拿药茶药酒药浴针灸美容老年育儿男性女性疾病杂症中药诊断医案词典医生医院问答药粥砭石足疗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