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中医常识中医理论正文

七情内伤

又变化多端,故七情致病亦可形成非特异性损伤,一种情志可伤及多个脏腑,多种情志亦可伤及一个脏腑。

  (3)肝脾多见,肝病尤甚:由于肝主疏泄,调畅情志;脾主运化,为气血生化之源,气机升降之枢纽,又藏意主思,故情志所伤,导致气血运行紊乱,脏腑功能失调,又以肝、脾两脏病证多见,而肝病尤甚。如郁怒伤肝,肝气郁结则见两胁胀痛不适,善太息,咽中如有物梗阻等症;或气滞血瘀则见胁痛,妇女痛经、闭经,癥瘕等病症。思虑太过伤脾,脾失健运则可见食欲不振,脘腹胀满,大便溏泄等症。

  2.主要影响脏腑之气

  七情致病,主要是通过影响脏腑之气,导致气的运行失常或精气亏虚,并涉及血液与津液,使机体精、气、血、津液失调,阴阳失衡,脏腑功能紊乱而发病。如《灵枢·口问》说:“大惊卒恐,则血气分离,阴阳破败,经络厥绝,脉道不通,阴阳相逆,正气稽留,经脉虚空,血气不次,乃失其常。”

  (1)扰乱气机:《素问·举痛论》言:“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恐则气上”,“惊则气乱”,“思则气结”。情志的变化,会导致气机的某种性质和程度的改变,严重的可表现为气机紊乱而为病态。怒则气上,指过度愤怒,影响肝的疏泄功能,导致肝气上逆,甚者血随气逆,并走于上。临床表现为头胀头痛,面红目赤,急躁易怒,甚则呕血,或卒然昏厥等。《素问·举痛论》说:“怒则气逆,甚则呕血及飧泄。”《素问·生气通天论》说:“大怒则形气绝,而血菀于上,使人薄厥。”怒则气上,还可因气火冲逆于上而导致肝火上炎,或肝火犯肺,肺络受损,则致咳嗽,咳吐鲜血或痰中带血;或肝火横逆犯胃,胃气上逆动膈,出现呃逆等症。故《古今医统大全·呃逆》说:“凡有忍气、郁结、积怒之人,并不得行其津者,多有咳逆之证。”喜则气缓,包括缓和紧张情绪和心气涣散两个方面。在正常情况下,喜是精神愉快的一种情志活动,喜悦适度,可使气血和调,营卫通利,心情平静舒畅,以缓和精神紧张。但大喜过度,又易引起心气涣散,神不守舍,表现出心神不宁,注意力不集中,失眠,甚则喜笑不休,语无伦次,举止失

|<< << < 1 2 3 > >> >>|

咨询电话:010-87876186

↓展开全部内容

上一篇:内伤病因

下一篇:饮食失宜

返回首页

图文

相关

推荐

最新

站内直通车

首页常识特色保健养生论坛信息丰胸减肥名医药材书籍新闻文化偏方拔罐膏药刮痧火疗气功推拿药茶药酒药浴针灸美容老年育儿男性女性疾病杂症中药诊断医案词典医生医院问答药粥砭石足疗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