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毒性】龙葵碱作用类似皂甙,能溶解血细胞。过量中毒可引起头痛、腹痛、呕吐、腹泻、瞳孔散大、心跳先快后慢、精神错乱,甚至昏迷。曾有报告小孩食未成熟的龙葵果实而致死亡(与发芽马铃薯中毒相同)。澳洲茄碱作用似龙葵碱,亦能溶血,毒性较大。
【炮制】净制:除去杂质,老梗及残留根。泡水洗净,晒干。切段;晒干或烘干筛去杂质。
【性味】味苦;性寒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活血消肿。主治疔疮;痈肿;丹毒;跌打扭伤;慢性气管炎;肾炎水肿。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5-30g。外用:适量,捣敷或煎水洗。
【注意】脾胃虚弱者勿服。
【附方】治疔肿方《普济方》;人参散《圣济总录》:治吐血不止。
【各家论述】
1.《本草正义》:龙葵,可服可敷,以清热通利为用,故并治跌仆血瘀,尤为外科退热消肿之良品也。
2.《唐本草》:食之解劳少睡,去虚热肿。
3.《食疗本草》:主丁肿,患火丹疮。和土杵,敷之。
4.《本草图经》:叶:入醋细研,治小儿火焰丹,消赤肿。
5.《救荒本草》:敷贴肿毒、金疮,拔毒。
6.《滇南本草》:治小儿风热,攻疮毒,洗疥癞痒痛,祛皮肤风。
7.《滇南本草图说》:治小儿风邪,热症惊风,化痰解痉,亦治痘风疮,遍身风痒。疔,可攻能散。叶:洗疮。
8.《纲目》:苗:消热散血。
9.《现代实用中药》:利尿消炎。
【摘录】《中华本草》
咨询电话:010-87876186
↓展开全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