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内常见病,从婴幼儿开始,首先是鹅口疮;鹅口疮是初生婴儿时期的常见病,尤其一岁左右的婴幼儿易患此病,发生于口唇或舌面,或左或右上下颌骨的肌肉上,严重者须可遍及舌面、口腔以及悬雍垂等处,必需与鹅口疮、手足口病综合征、溃疡性口腔炎相鉴别。
鹅口疮 多发生于哺乳期的婴幼儿,初始口唇或舌面、舌边发生白色小点,如不加注意白点发展成片状,根基发红,吮奶时哭闹不止,严重时病情发展至满舌至口腔,流口水,引起全身症状,发烧等,体温38.5℃~40℃左右。这是婴幼儿心脾之蕴热上行熏灼口舌而发病,指纹紫红。治疗要清热泻火。处方:金银花,连翘,薄荷,黄芩,生地,麦冬,射干,蝉蜕,甘草。发烧、大便秘结,加大黄,水煎每次3~5毫升。1日4~5次。兼服六神丸,每次3~5粒,日服3次。或将六神丸用温水化开,用棉签蘸药水涂于患处。鹅口疮病初,口唇或舌面某处有3~5处白点或小片状者,用消毒棉签蘸碘伏若干,点涂于病变处,1日2~3次即愈。
手足口病综合征 手足口病多发生于春、夏、秋三季,5岁以下儿童多发。患儿初起鼻流清涕,发热,食欲不佳等,类似感冒,体温38℃左右,其次手掌和足底继发疹点,如水痘状样疱疹,参差不齐,疹根基发红,色有深浅,咽干喉疼,口腔黏膜和舌面出现疱疹,溃破后呈溃疡而疼痛。这是因为内蕴湿热外感时邪疫毒,见脉浮数,治疗当清热解毒祛湿之法。处方:金银花,连翘,黄连,黄柏,薏苡仁,牛子,山豆根,板蓝根,藿香,甘草。水煎取澄清液,每次服2~5毫升,日服3~4次。同时辅以六神丸3~5粒,日服3~4次。
溃疡性口腔炎 多发生于幼童,成年人也有发生但较少,多因内积郁热,外感风邪,或发烧后而致口腔某处或舌面、舌尖等处出现黄豆样大小不等的溃疡面,疼痛流口水,心烦不安,吃食物疼痛加重。或兼发热,大便秘结。脉弦数,舌苔薄腻微黄。这是因为心、脾、胃积热,内热与外邪互结上蒸熏灼口舌而发病。治疗要清心火,泄积热。处方用黄连,黄柏,麦冬,生地,蒲公英,山豆根,大黄,芒硝(冲化)。水煎分3次服。此药液可以内服也可以含漱。服此药液后,不定时的将药液含于口中,漱口,1日3~5次,使药力直达溃疡病区,促使溃疡面愈合。外用珠麝粉凃抹患处,效果良好。处方用珍珠,麝香,儿茶,硼砂,人中白,血竭,冰片,玄明粉,黄连,共研细粉,收藏备用。用时先用淡盐水漱口,再将药面撤于溃疡处,1日3~4次。单方用蛋黄油涂于患处,1日3~4次。效果显着。
急性扁桃体炎(化脓性扁桃体炎) 扁桃体炎多发生于秋、冬、春季。儿童时期易患此病,病初类似感冒,头疼发烧,体温39.5℃以上,咽颊潮红,一侧或两侧扁桃体肿大、充血,咽喉疼痛,吞咽困难,如扁桃体上面有腐烂脓点或有脓性分泌物;或口气臭秽,大便干难解。脉洪数,苔黄薄或腻。这是内有蕴热,外感风热之邪,内外热邪亘结,搏结于咽喉,使扁桃体肿大;热毒雍盛化脓而成化脓性扁桃体炎。治疗扁桃体炎,可用辛凉清热,利咽解毒的银翘散加减。处方为金银花,连翘,生地,荆芥,柴胡,薄荷,桔梗,僵蚕,牛子,栀子,射干,板蓝根,蒲公英,甘草。扁桃体化脓,高烧体温39.5℃以上或大便秘结。加玄参,紫花地丁,天花粉,大黄,芒硝,以清上泻下,使毒邪上下分消。诸症皆去。
咨询电话:010-87876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