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中医常识医案心得正文

分型辨治咽异感症

指除疼痛以外的多种咽喉异常感觉或幻觉。患者女性多于男性。其原因与精神因素有关,如癔病、疑病症、恐癌症、神经衰弱、焦虑、精神分裂症、神经官能症、外伤后精神创伤等。其症状复杂多样,患者咽部可感到似有异物、蚁行、灼热、紧束、闷塞、狭窄等感觉,有的病人感到咽部有树叶、发丝、线头、肿物及痰粘着感,也有的感到颈部紧压感而不敢扣领扣。以上感觉在病人做空咽动作时明显,而进食时则减轻或消失,一般无疼痛或仅有轻度咽痛。症状常随病人情绪起伏波动,异常感觉也可随时改变。本病与中医学的“梅核气”类似,临床上分四型辨治,疗效较好。

1. 气郁痰结,痰郁化热型

咽中不适,如有物梗阻,咯之不出,咽之不下,心烦易怒,胸闷呕恶,口苦,纳呆,舌质红,苔黄腻,脉弦滑而数。治宜行气开郁,清热化痰。

处方:柴胡12克,半夏10克,瓜蒌30克,黄芩10克,黄连10克,香附10克,山豆根10克,薄荷10克(后下)。水煎,每日1剂,早晚分服。

2. 气郁痰结,气血亏虚型

咽中如有物梗阻,咯之不出,咽之不下,面白无华,倦怠乏力,气短懒言,舌质淡,脉弦细或滑。治宜解郁化痰,气血双补。

处方:半夏10克,厚朴10克,茯苓10克,白芍10克,柴胡10克,香附10克,甘草6克,竹茹10克,陈皮10克,黄芪30克,当归20克,酸枣仁15克。水煎,每日1剂,早晚分服。

3. 肝郁气滞,寒痰凝结型

咽中如有物梗阻,咯之不出,咽之不下,形寒肢冷,胸胁胀闷,嗳气叹息,舌质暗红,苔白腻,脉弦滑或紧。治宜理气解郁,温化寒痰。

处方:柴胡12克,白芍10克,香附10克,枳壳10克,半夏10克,紫苏10克,桂枝10克,生姜20克,合欢皮10克,远志6克。水煎,每日1剂,早晚分服。

4. 气郁痰结,瘀血阻络型

咽中如有物梗阻,咯之不出,咽之不下,胸胁胀痛,烦躁易怒或嗳气叹息,舌质紫暗,苔白腻,脉弦滑或涩。治宜理气解郁,活血散瘀。

处方:柴胡12克,香附12克,枳实10克,赤芍10克,川芎10克,桃仁10克,红花10克,丹参30克,半夏10克,瓜蒌30克,甘草6克。水煎,每日1剂,早晚分服。

咨询电话:010-87876186

↓展开全部内容

上一篇:镇肝熄风汤治阴虚阳亢型眩晕

下一篇:黄连膏外敷治甲沟炎

返回首页

图文

相关

推荐

最新

站内直通车

首页常识特色保健养生论坛信息丰胸减肥名医药材书籍新闻文化偏方拔罐膏药刮痧火疗气功推拿药茶药酒药浴针灸美容老年育儿男性女性疾病杂症中药诊断医案词典医生医院问答药粥砭石足疗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