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中医常识医案心得正文

湿疹的分型辨治

湿疹是由多种内外因素引起的一种瘙痒剧烈的皮肤炎症反应。分急性、亚急性、慢性三期。急性期有渗出倾向,慢性期则浸润、肥厚。有些病人直接表现为慢性湿疹。皮损具有多形性、对称性、瘙痒和易反复发作等特点。湿疹属中医“湿疮”范畴,根据临床表现的不同可分以下四型辨治。

1. 湿热型:起病急,皮肤红肿、灼热或有大片红斑,渗液色黄量多,有腥臭味,瘙痒不止,或伴发热,烦躁不安,口干咽燥,大便秘结,小便黄赤,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治宜清热利湿解毒。

处方:生地、金银花苦参各20克,车前草15克,地肤子白鲜皮各12克,龙胆草栀子黄芩连翘泽泻、丹皮、赤芍甘草各10克。水煎,每日1剂,分早晚2次服。

2. 血热型:病情进展迅速,患处有红斑,抓破出血,但渗液不多,瘙痒剧烈,夜间症状加重,心烦不安,口渴,大便秘结,小便色黄,舌质红,苔黄,脉弦滑而数。治宜清热凉血,祛风除湿。

处方:白茅根、金银花、生地、苦参各20克,蒲公英15克,地肤子、白鲜皮、丹皮、赤芍、荆芥防风、甘草各10克。水煎,每日1剂,分早晚2次服。

3. 脾湿型:起病较慢,皮损潮红,抓破后有渗液,但质清稀,瘙痒,有抓痕,脱屑,或伴脘腹胀闷,倦怠乏力,食少纳呆,大便溏,小便清长,舌质淡,舌厚腻,脉弦缓,治宜健脾化湿。

处方:薏苡仁30克,苦参20克,茯苓12克,猪苓党参苍术白术陈皮厚朴、泽泻、地肤子、白鲜皮、炙甘草各10克。水煎,每日1剂,分早晚2次服。

4. 血虚型:病程日久,或反复发作,局部皮损肥厚粗糙,瘙痒剧烈,有抓痕、血痂、脱屑,或伴头晕乏力,失眠多梦,舌质淡,苔薄白,脉细无力。治宜以养血祛风。

处方:当归、熟地各20克,苦参15克,白芍川芎何首乌、荆芥、防风、白鲜皮、地肤子、白蒺藜、蝉蜕、炙甘草各10克。水煎,每日1剂,分早晚2次服。(山东省诸城市精神卫生中心 丁树栋)

咨询电话:010-87876186

↓展开全部内容

上一篇:构建“知行合一”中医诊疗体系

下一篇:药性升降沉浮理论与临证应用

返回首页

图文

相关

推荐

最新

站内直通车

首页常识特色保健养生论坛信息丰胸减肥名医药材书籍新闻文化偏方拔罐膏药刮痧火疗气功推拿药茶药酒药浴针灸美容老年育儿男性女性疾病杂症中药诊断医案词典医生医院问答药粥砭石足疗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