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承和创新是医学的两大主题。国内西医学的“圣殿”协和医科大学就曾有“三宝”:图书馆、病案资料、教授(教授又被称为“流动的图书馆”)。仔细想想,这三宝都有一个共性:对过去知识的积累。表面上这似乎与创新无关,但创新又孕育在这种继承当中。
比如图书馆藏书可以分为两种:对事实(病例)的记录和对“想法”(不断提高疗效上)的研究。可以说,正是在事实与想法的不断碰撞中,才能不断地积累、继承、创新,使继承和创新相得益彰。
那么中医学的继承和创新,是不是一样的道理呢?相对来说,中医学的继承和创新要更复杂、艰难得多。因为中医学的继承受到旧有思想的影响,突出一个“私密”,“教会徒弟、饿死师傅”的流俗贻害深远。
新中国成立后新式中医院校扩大了招生规模,但是又忽略了师传的亲授性质。很多年轻中医,继承尚且不足,更不要说创新了。
那么我们应该怎样继承和创新?笔者认为,首先要摆正继承和创新的关系。
对于其他学科而言,创新是生命力;只有不断创新,才能给后继之人以希望和坚持下去、开拓未来的决心。但是对于中医学来说,它的特殊性在于:继承才是生命力。你要耐得住寂寞,不断熟读、深研前人古籍,要先将中医学的理法方药、行为准则、“框架结构”继承到下意识中去,才能抵御“现代化”的干扰。
因为中医学的根源,来于哲学性质的“内经”系统。这个哲学是什么?是(一定范围内的)道理、公理、真理。如果你不先承认这个道理,不是从这个公理出发,不依赖这个真理,那你就不属于“内经”系统,就不会是中医。
前车之鉴,如“用西医研究中医”的做法,在最初都是为了创新,但是已被时间证明没有多大建树,因为他们没有摆正中医哲学的位置。
但换一种角度,我们也应看到,每个人都不是生而知之者,这种在继承前人基础上的努力,就是对我们个体的一种创新——我们过去没有传统中医的思维,现在有了,那我们算不算创新?肯定算。我们不再是旧我。
那么,个体的创新完成后,中医学术的创新又怎么办?回溯历史可以发现,要创新就得在改造个人后,探索临床新问题。
比如张仲景,他在《伤寒论序》中所说,如果他不遍历内、难诸书,如果他不经历东汉末年的流疫,如何能推陈出新,总结出《伤寒论》?且后世几次中医学的大规模创新,莫不如此。
而现在的问题是中医的继承不足。大量中医药毕业生(包括某些博士、硕士)都没有很好地掌握传统经典。虽然现在各中医院校已经在加强师承教育,但很多中医名家忙于应对众多“粉丝”的医疗需求,真正能和普通学子在一起的时间少之又少,这就形成了两代人之间的断层。名家们无暇去深入研究新问题;后辈们没有能力去认识和解决新问题。
笔者希望,除了“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人”这种方式外,能有更多的方式,让普通中医人有机会好好继承,有能力探究新问题。
咨询电话:010-87876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