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脉经》成书于西晋,辑录了许多脉学著述,集汉以前脉学之大成。《四时经》、《脉法赞》就是其中的两篇,虽其著者已不可考,但能留传至今,则成为早期脉学的珍贵文献。
《四时经》
该篇收录在《脉经·卷一》之中,与《内经》、《难经》及王叔和自己的撰述并列,显然是内难之外、别传之脉学文献。以“四时经”作为篇名,即已标明著者的主导思想。这就是:脉与五脏互关,应四时而变化。这种认识,早在《内经》、扁鹊等脉法中,就已有了不同程度的体现。但不同的是,四时经以五行学说为主体,辅以阴阳学说来进行论述,因而,与华佗脉法比较接近。如其论述脾脉时日:“土有一子名之日金.怀挟抱之不离其身。金乃畏火,恐热来熏,遂弃其母,逃归水中、水自金子、而藏火神,闭门塞户,内外不通、此谓冬时也。土之其父,其气衰微,水为洋溢,浸渍为池,生走皮肤,而且浮肿,归于四(肢)。”这种对五行生克形象而生动的描述,在同时期的医学文献中,是很罕见的。四时经着重论述了四时平脉的特点,及其形成的内外因素,并提出了治疗禁忌。其具体论述如下:
1、肝脉,“冬至之后得甲子,少阳起夜半,肝家旺。肝者东方木,万物始生,其气来、软而弱、宽而虚,故脉为弦”。这就是说,由于肝属木,应时在春、阳气初生,故尔其脉应当弦而软弱宽虚,呈现一派柔和之生机。其治疗则慎用汗下二法,以防止损伤肝之生机。
2、心脉,“心者南方火,万物洪盛,重枝布叶皆下垂如曲,故名日钩。心脉洪大而长”。是说心属火,应时在夏,阳气充盛,故尔其脉钩而洪大以长。其治疗可用汗法,忌用下法以顺其炎上之性。
3、脾脉,“肺者土也,微而福,敦者厚也,万物众色不同,故名日得福者广。万物悬根住茎、其叶在巅,蜗蜚蠕动、蚊耀喘息,皆蒙土恩。德则为缓,恩则为迟,故主太阴脉缓而迟”。这是说脾属土、故为万物所归,主四时。虽阴阳中和但属至阴,故其脉缓而迟,其治疗视其寒温而调之,慎用下法。
4、肺脉,“肺者西方金、万物之所终,宿叶落柯,萋萋枝条,其杌然独在,其脉为微浮毛。卫气迟,荣气数,数则在上,迟则在下,故名日毛”。肺应西方而为金,主肃杀,阳气始降、渐衰于上,阴气渐盛、故其脉毛而微浮。原文中未谈及治法。
5、肾脉,“肾者北方水,万物之所藏,百虫伏蛰、阳气下陷,阴气,上升,化为雪霜,猛兽伏蛰、蜾虫匿藏,其脉为沉”。肾属水,应时在冬,万物收藏,阴气盛阳气伏藏,故尔其脉沉。其治法不汗攻下,慎用温法,以防止扰动阳气。
这里所提出的五脏脉,均为正常的和平之脉,也就是脉中有应时之胃气,一与属于病脉的二十八部脉中之弦、洪、缓、浮、沉,有本质区别:而且对脉象的描述较《内经》更加具体。
另外,从文中谈到脾脉时提到的“尺寸不同”四个字可以看出,《四时经》成文的年代不会太早,当在寸口脉区分寸关尺三部之后。而且将脾隶属于关,贝与华佗脉法一致,故其应与华佗属同一时代。
《脉法赞》
该篇共有一百零八个字,全文如下:
“肝心在左,脾肺出右,肾与命门,俱出尺部,魂魄谷神、皆见寸口,左主司官、右主司府,左大顺男、右大顺女:关莳一分,人命之主,左为人迎,右为气神、门决断,两在关后,人无二脉,病死不愈。诸经损减,各随其部,察按阴阳,谁与先后,阴病治官、阳病治府、奇邪所舍,如何捕取,审而知之,针人病愈。”
《脉法赞》虽文字不多,然而由于其总结了当时,脉诊法的经验,并写成了简要的诀,不但概括性极强,而且易整易诵,后世一些关于脉法的四言诀,大多转录摘抄,或以此为基础加以改编,如崔嘉彦《脉诀》即是如此。《脉怯赞》对后世影响最大的是提出,以寸口脉之左右分阴阳的诊法。即:左主司官,右主司府,左大顺男,右大顺女,左为人迎,右为气口。后人延用《内经》之语以人迎主外感、气口主内伤,并且一直传用至今。
《脉法赞》也带来了许多争议,其中之一是“关前一分”是什么部位?长期以来奠衷一是。总括而论大致有三种解释:其一,关上。如《医宗必-读》曰:“关前分者,寸关尺各有二分,其得九分。今口关前一分,仍在关上,但在关前一分耳。”其二,其口寸脉。如李东垣口:“盖左手关前日人迎,右手关前臼气……所谓左手关前心之部也。”其三,关前,如《医学正传》曰:“人迎在病人左手关前寸詹之位,诊者右手食指与中指两歧问是也。”“气口在病人右手关前寸后之位,诊者左手食指与中指两歧间是也。”这三种解释,各有见地,然而,既“关前”当不在关之上;而文中叉只:神门决断,两在关后。则关后为尺,以此推之,则关前一分应是寸脉,故以东国之论较长。但迎气诊法,主要是区别左右阴阳、并不重在寸与关之区别,况且,文中没有明确地指出;“关”是否作为部脉位而存在,因此,没有必要过多地纠缠关于《脉祛赞》的成文年代,虽明确的记载,但根据将右肾称为命门,并且以尺脉为根的提怯推测,其成文当在《难经》之后,或至多与《难经》年代相司。另外,仓公脉法中,尚未见到寸关尺有明确的区分,《脉法赞》虽有寸关尺之区分,其“关”的含义不清,而在华佗脉法,“关”已经作为一部脉位,被明确地提出来。这一现象提示了,《脉法赞》的成文年代,可能存仓公与华佗之间,即汉代中叶。
总之,《脉法赞》是脉学之中的重要文献,对后世脉学的发展,有不容低估的影响。
咨询电话:010-87876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