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中医常识中医文化医药典故正文

王叔和与《脉经》

西晋时期的王叔和曾担任太医令,诊病过程中他充分体会到脉诊的重要性和复杂性。但若想深入学习脉学知识并非易事,因其内容多记载在《黄帝内经》《难经》等书中,文义深奥,一般人很难读懂,更谈不上正确运用。因此,王叔和博览群书,苦心钻研,总结前人书中的相关论述,结合自己的临床实践,著成了《脉经》一书,共10卷。这是第一次有人对脉学做专门、系统的整理。

《脉经》中概括了临床上经常出现的24种脉象,分别是浮、芤、洪、滑、数、促、弦、紧、沉、伏、革、实、微、涩、细、软、弱、虚、散、缓、迟、结、代、动,还形象描述了各种脉象的不同指下感觉,易于学习和理解,成为后世医家诊脉论脉的规范。其诊脉法的脏腑定位,也大多被沿用至今。此外,王叔和对医学还有一大贡献,即整理了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使之得以广泛流传。

小知识

《脉经》在国内外影响极大,不但唐朝及当时的日本太医署将之作为必修课,传到我国西藏后,对藏医学也有重大影响。后来,《脉经》通过我国西藏又传入印度、阿拉伯国家以及欧洲。中世纪阿拉伯“医圣”阿维森纳的《医典》中就引用了许多来自《脉经》的资料。

咨询电话:010-87876186

↓展开全部内容

上一篇:汉高祖刘邦与桑葚

下一篇:

返回首页

图文

相关

推荐

最新

站内直通车

首页常识特色保健养生论坛信息丰胸减肥名医药材书籍新闻文化偏方拔罐膏药刮痧火疗气功推拿药茶药酒药浴针灸美容老年育儿男性女性疾病杂症中药诊断医案词典医生医院问答药粥砭石足疗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