粽子清香淡雅,软糯滑腻,口味多样,颇受人们喜爱。但要提醒大家的是,为了食用卫生安全,吃粽子要注意以下九不宜:
不宜一次吃太多
粽子的主要原料是糯米,不易消化,如果一次吃的太多,容易引起腹胀等不适感觉。一般来说,成年人一天以吃1~2个(不超过250克)为宜。
不宜与寒性瓜果同吃
吃粽子时可搭配一些新鲜蔬菜和水果,以帮助肠胃蠕动,避免消化不良。但不要与寒性瓜果类一起食用,比如西瓜、生西红柿等,以免引起腹胀、腹痛或腹泻。
不宜空腹吃
如早晨空腹吃粽子,由于难消化的糯米等在胃里停留时间较长,会刺激胃酸分泌过多,易出现“烧心”或“泛酸”等症状,尤其是原有慢性胃炎、食道炎的患者,还可能导致旧病复发。
不宜凉着吃
粽子最好不要凉着吃,吃前要加热。一是因为糯米和粽子馅都是容易变质的食物,加热不充分很容易发生食物中毒;二是因为变凉的粽子过油、过粘,更容易引起消化不良。
不宜同时喝冷饮
吃粽子的时候可搭配一些用丝瓜、紫菜、海带、豆腐等为主料的热汤,有利降低粽子的滑腻感,并能均衡营养。但不要同时喝冷饮,因喝冷的汤水会使糯米发硬凝固,容易引起腹部滞胀难受。
不宜当夜宵
特别是肉粽和猪油豆沙粽等含脂肪多,属油腻食品,睡前食用会加重胃肠负担,易引起消化不良,还影响人正常睡眠。
不宜吃未熟透的粽子
有不少家庭自包粽子,但注意一定要煮熟煮透才可食用。不然的话,未熟透的粽子不仅口感差、味道不好,而且食后极难消化,会给胃肠增加极大负担。
不宜多吃的四类人
老人和儿童:粽子黏性大,多吃易导致消化不良、腹胀等症状。心血管病患者:肉粽和猪油豆沙粽含脂肪高,多吃可增加血液黏稠度,加重心脏负担和缺血程度。胃肠道病患者:糯米性温滞气,吃多了会加重胃肠负担,不利病情康复。糖尿病患者:包有红枣或豆沙类粽子,含糖量较高,多吃会加重病情。
不宜存放太久
粽子要现包现吃,不宜保存太久。尤其炎热的天气里,粽子很容易变质,枣粽和豆沙粽放冰箱也不要超过3~5天;如果是肉馅粽子,应在3天内吃完为佳。粽子剥开后如有粘丝,则表示粽子可能不新鲜了,最好别食用。
咨询电话:010-87876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