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冬是二十四节气之一,立冬和立春、立夏、立秋合称为“四立”,在中国古代是个很重要的节日。传统中医认为立冬之后应该温补养阳,少吃生冷,不宜干燥。然而随着冬季的到来,天气渐冷,气温降低,很多市民开始注意保暖防寒以及冬季滋补。立冬到底该如何正确养生呢?一起来学学“两藏”、“防五寒”吧!
藏阳
冬天是四季的终结,但又是下一季的开始。古人认为,物表的阴气盛行下,阳气正在潜滋暗长。所以,要格外珍惜这生长的阳气,怎么珍惜?藏阳!要怎么做?
宜早睡晚起
早睡可以养护阳气,而晚起可以凝固阴精。保证足够的睡眠时间,才有利于阳气的生长。日出而作,保证充足的睡眠,适当睡个懒觉也是可以的,有利于阳气潜藏、阴精蓄积。年轻人要避免夜生活丰富,睡觉过晚。老年人要避免晨练起得太早。
宜调养精神
俗话所言:“冬天动一动,少闹一场病;冬天懒一懒,多喝药一碗。” 立冬过后,天气逐渐转冷,自然界中的许多动物开始冬眠,人的情绪也易低沉。坚持体育锻炼,不仅能使人的大脑保持兴奋状态,增强中枢神经系统的体温调节功能,还能提高人的抗寒能力,也是调养精神的好办法。
藏暖
立冬之后,天气转凉,衣着过少过薄,则耗阳气;衣着过多过厚,则阳气不得潜藏,寒邪易入。因此立冬后的衣着起居,切记藏“暖”!药王孙思邈也说“冬月不宜……冒犯寒威。”所谓“冒犯寒威”就是提醒我们,立冬之后,千万要注意保暖,把身上的暖气藏起来,做到防五寒。
防鼻寒
立冬之后“凉燥”更明显,鼻炎成了许多人的大麻烦。不妨以寒制寒,每天早上或者外出之前用冷水搓搓自己的鼻翼。每天早晚用冷水洗鼻有利于增强鼻黏膜的免疫力,是防治鼻炎的不错办法。
防颈寒
秋冬是颈椎病高发的季节。颈部是人体的“要塞”,不但充满血管,还有很多重要的穴位。穿立领装不但能挡住寒风,还能避免头颈部血管因受寒而收缩,对预防高血压病、心血管病等都有一定好处。
防肺寒
风寒感冒是冬日最常见的毛病。专家称,症状较轻的,可选用一些辛温解表、宣肺散寒的食材。有歌云:“一把糯米煮成汤,七根葱白七片姜,熬熟兑入半杯醋,伤风感冒保安康”。温服后上床盖被,微热而出小汗。
防腰寒
腰部为“带脉”所行之所,特别是脊椎两旁的后腰是肾脏所在位置。肾喜温恶寒,常按摩能温煦肾阳、畅达气血。具体的做法是:两手对搓发热后,紧按腰眼处,稍停片刻,然后用力向下搓到尾椎骨。每次做50~100遍,每天早晚各做一次。
防脚寒
可以经常做足浴。足浴要注意3点:一是温度,水温最好40度左右,水淹没踝关节处;二是时间,每次浸泡20~30分钟,不时添加热水保持水温;三是按摩,泡足后擦干用手按摩足趾和脚掌心2~3分钟。
咨询电话:010-87876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