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中医保健中医养生经络养生正文

调畅情志话“膻中”,指揉按摩要得法

膻中

元代著名医学家朱震亨在《丹溪心法》中曾说到:“与其救疗于有疾之后,不若摄养于无疾之先。”自古至今,颐养生命,延年益寿一直被大众所追求,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新媒体的发展,养生知识也通过越来越多的途径得以传播。

膻中是个什么穴

膻中穴,又称“上气海”“元儿”“胸堂”等。根据《针灸大成》一书的描述,其定位为“在两乳间,折中取之,有陷是穴,仰而取之”,即两乳头连线的中点处。“膻中”一词首见于《灵枢·根结》,即“厥阴根于大墩,结于玉英,络于膻中”。此外,由于膻中穴位于胸中,为宗气之海,且“气会膻中”,也就是说膻中穴可以有效调节人体全身气机,凡一切因气机不调所诱发的病证,如肺气不降、胃气上逆、肝气不舒、心气郁滞等,都可以取膻中来治疗缓解。同时,《素问·灵兰秘典论》中记载:“膻中者,臣使之官,喜乐出焉。”意思是说,膻中穴擅长调节情志,可用于改善因情志不畅而引发的气滞、血瘀、痰凝等病证。

而在孙俪分享的短视频中,若是在生气、烦躁、郁闷、愤怒、急火攻心时,就可以采用“捶胸”的方式自我宣泄,这种方法实际上就是拍打胸部正中的膻中穴,通过按摩或轻轻敲击达到宽胸理气、调节情绪,以及转移注意力的目的,进而驱散负面情绪,让心情变得愉悦开朗起来。

膻中的奥秘

膻中穴除了能够调畅人的情志之外,还有许多重要的功效。首先,膻中穴位于胸部,乃宗气之会,其所在位置对应人体主气的肺脏,故肺脏疾病可以取膻中穴治疗。如《备急千金要方》中记载“咳逆上气,灸膻中五十壮”,明确肺病当灸膻中穴。此外《针灸大成》也详细列举了膻中穴所主的肺系病候,如哮喘、咳嗽、肺痈等。现代临床研究发现,针刺膻中穴可显著改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气流阻塞、呼吸困难等不适情况。此外,穴位贴敷膻中穴能减少小儿哮喘发作频率,抑制病程进展。由此可见,通过刺激膻中穴可宣肺气、平喘咳,临床上广泛应用于呼吸系统疾患。

膻中为心包募穴,心包可代心受邪,有助于宽胸行气、活血通络,故对胸痹心痛等心血管疾病也有显著疗效。据《备急千金要方》记载,医治胸痹心痛,可灸膻中百壮。现代临床观察发现,将膻中穴与内关心俞等穴一起配伍使用,对抗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也有不俗的效果。这是因为膻中不仅为心包之募,并且二者在气、血的生成与循行方面也“珠联璧合”。同时,刺激膻中穴还能安神定惊、清心除烦,用在心烦、心悸等病证上。

肝主疏泄失常,极易引起肝气郁结而产生一系列证候,最常见的如情绪抑郁、梅核气等问题。由于足厥阴肝经循行部位为“布胁肋”,故肝气失调易于造成胁肋疼痛,尤其是妇人产后缺乳、乳癖等证也与之密切相关。《难经》记载,膻中穴定位在玉堂穴下一寸六分,两乳头连线的中点,依据“腧穴所在,主治所在”的特点,选用膻中穴治疗此类病证,具有疏肝解郁、通经下乳之效。针刺膻中穴有利于催乳素的分泌,能改善产后缺乳的表现。中医认为,肝喜条达而恶抑郁,若肝气郁滞,失其疏泄,则会使情志抑郁、气血不畅,多见嗳气、胁痛、精神抑郁等症,治则以疏肝解郁为主,首选膻中穴,常与足厥阴肝经之太冲穴配伍应用。

中医认为胃为六腑之一,其气宜降,倘若胃失和降,气逆上冲,临床上常表现为恶心、呕吐、呃逆、噎膈等症状。而膻中穴作为理气要穴,能调理一身之气机。《千金翼方》中记载:“治卒哕,灸膻中”,对于此类因胃气逆乱而产生的疾病,亦可取膻中穴进行对证灸治,以宽胸利膈、理气降浊。

按摩膻中要得法

古籍中运用膻中穴治疗疾病时,由于对该穴的解剖认识比较局限,考虑膻中穴靠近心脏位置,且难以掌握针刺角度及深度,故一般都采用灸法。近代随着西医解剖学的渗入,对膻中穴的安全性认识也逐渐提高,目前临床对于该穴的操作不再局限于灸治,新的方法和手段层出不穷,如透刺法、刺络拔罐法、按揉法和药物贴敷法等。

如果采用指揉膻中穴法,可取仰卧位或者端坐位,用一手拇指或中指的指腹在膻中穴上着力按揉穴位,其余四个手指可以握空拳,腕关节慢慢地转动,不间断地柔和旋动,可先顺时针后逆时针方向交替按揉,按揉力度要适中,手法柔和均匀,每日早晚各按摩1次,每次3~5分钟。或者如短视频中,用手轻轻敲打膻中穴,但要注意的是,膻中穴绝对不可重击,不然会导致人体内气漫散,心慌意乱,神志不清,乃至酿成严重后果。故在按摩时,要掌握正确的手法及合适的力度。

咨询电话:010-87876186

↓展开全部内容

上一篇:捏耳按两穴防痴呆

下一篇:冬季干燥易“上火”,养生常按三眼“泉”

返回首页

图文

相关

推荐

最新

站内直通车

首页常识特色保健养生论坛信息丰胸减肥名医药材书籍新闻文化偏方拔罐膏药刮痧火疗气功推拿药茶药酒药浴针灸美容老年育儿男性女性疾病杂症中药诊断医案词典医生医院问答药粥砭石足疗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