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中医药知识问答中药知识问答正文

四气对认识和运用药物有何指导意义

气是药性,分四种:味是药昧,分五种,统称四气五味。四气五昧就是药物的性昧,它代表药物的性质和滋味两个方面。每一味药物的功能和效用都与气和味有着密切的联系。所以,四气,五眯是认识和运用药物治疗疾病的一个主要理论依据,对临床实践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是学习“本草”的一项重要内容。

四气,卫称为阻性,就是说药物具有寒,热、温、凉四种不同的性质。这四种不同的药物秉性,是历代医家经过长期临床实践,对药物作用于机体后所出现的不同反应和治疗效果的经验总结。比如,外感风寒,恶寒发热,鼻流清涕,苔薄白,脉浮紧等,这属于袁寒证,应选用麻黄、桂棱、生姜等药治疗。煎服后,使病人出汗,症状减轻或消除,即说明这些药物的药性是偏温的。又如生了疮疖,红肿疼痛,甚至小便黄赤,舌苔发黄,或伴有发热等,属于热证,这时选用野菊花、地丁、银花等药物治疗,症状减轻或痊愈,说明这些药物的药性是寒凉的。由上述可以看出,药性的寒凉温热是与疾病的性质(寒证或热证)相对而言的。所以,《神农本草经》中有“疗寒以热药,疗热以寒药”的记载。这些已经成为后世医家治病用药的基本原则。

药物的寒凉和温热,实际上就是阴阳的两个方面,寒凉为阴,温热为阳。即为对立的两种不同药性,属性不同,作用相反。而药性的寒和凉、温和热。虽然有程度上的不同,作用有强弱之分,但其属性是一致的,如寒凉药物,多具有清热、泻火,凉血、解毒、平肝、安神、镇惊等作用,常用来治疗阳证、实证和热证。例如,温热痛出现高热不退,烦躁口渴,甚至神昏,谵语、抽搐、脉洪数等症,常用石膏犀角知母大青叶等寒谅药治疗。温热药物多具有散寒、解表、回阳、通络、活血散瘀等作用,常用来治疗阴证、寒证和虚证。如里寒证,症见昆寒肢冷,面色苍白,脉微细弱等,常用附子干姜肉桂等温热药治疗。此外,还有-种平性药物,既不寒凉又不温热,而是介于寒凉温热之间,性质平和,放称为平性药。在治疗疾病方面,无论寒证、热证、阴证、阳证、实证、虚证等,皆可酌情配伍应用。但实际上在平性药之中,也有偏温、偏凉的不同,只是不太明显而已,所以,药性中虽有平性之名,并不单独成立一气,仍归属于四气之中,以上说明,运用药物必先懂得药物的寒、热、温、凉四种不同药性,如果不明四气,不分阴阳,不辨寒热,治疗阳盛的热病用热药,治疗虚寒性的病证用攻下药,这种错误的治法,必然会造成不良后果。正如前人所说:“桂枝下咽,阳盛以毙;承气入胃,阴盛以亡。”对于这些从临床实践中总结出来的经验,应当予以重视。

咨询电话:010-87876186

↓展开全部内容

上一篇:药物的气和味有何关系?

下一篇:中药的性能和实际意义

返回首页

图文

相关

推荐

最新

站内直通车

首页常识特色保健养生论坛信息丰胸减肥名医药材书籍新闻文化偏方拔罐膏药刮痧火疗气功推拿药茶药酒药浴针灸美容老年育儿男性女性疾病杂症中药诊断医案词典医生医院问答药粥砭石足疗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