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中医药知识问答伤寒知识问答正文

为什么要辨阴阳两纲?如何辨别?

中医认为疾病发生、发展的根本原因是阴阳失调,所以任何疾病尽管它的临床表现错综复杂,千变万化,但都可以用“阴证”、“阳证”加以概括。《仿寒论》的辨证,虽有六经之分,但是以阻阳为总纲,统摄六经。因此《伤寒论》把阴阳辨证大法,置于六经辨证之前,以示人在诊断中,首先要分清阴阳,抓住疾病的根本。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善诊者,察色按脉,先别阴阳。”张景岳在《类经·阴阳类》中也说;“人之疾病,……必有所本,或本于阴,或本于阳,病变虽多,其本则一。”因此,掌握辨阴阳病证的规律,也可以说是掌握了辨证的根本大法。

如何辨阴用两纲?《伤寒论》针对热性病的特点,提出可根据疾病初期所表现的热型来分辨病证的属性。如“病有发热恶寒者,发于阳也;无热恶寒者,发于阴也。”发热与恶寒是矛盾的两个方面,它可以集中反映人体阳气的盛衰,抗邪能力的强弱。在同时皆具有恶寒的情况下,有无发热,则是辨别阴证、阳证的关键。因为在外感病过程中,发热代表阳气旺盛,阳气能够奋起抗邪,所以病在三阳多有发热的表现,如单纯恶寒而无发热则为机体阳气不足,无力抗邪,故三阴病一般多无发热。这是符合《内经》“阳胜则热,阴胜则寒”的理论的。六经病各有各的热型,具体来说,发热恶寒发于阳是指病发于太阳,无热恶寒发于阴是病发于少阴。

阴阳盛衰可验之于寒热,已如上述。但事物总是一分为二的,疾病也不例外,既有它的一般规律性,也有它的特殊性。如太阳伤寒初期就有已发热和束发热的不同,但束发热是暂时的,不能认为尚未发热就是阴证,又如少阴病的阴盛格阳证就有发热,但属于里真寒、外假热,也不能因有发热而认定是阳证。反之,热邪深伏,阳气部闭,可见四肢厥冷甚至肤冷,此为里真热、外假寒,不能因无明显发热而定为阴证。如此特殊情况甚多,临床应通常达变。出于阴阳统摄六经,因此掌握阴阳的辨证规律,对指导六经辨证及表里、寒热、虚实的辨证有很大的现实意义。

咨询电话:010-87876186

↓展开全部内容

上一篇:阴阳自和必自愈理论对临床的指导意义

下一篇:《伤寒论》的治疗原则是什么

返回首页

图文

相关

推荐

最新

站内直通车

首页常识特色保健养生论坛信息丰胸减肥名医药材书籍新闻文化偏方拔罐膏药刮痧火疗气功推拿药茶药酒药浴针灸美容老年育儿男性女性疾病杂症中药诊断医案词典医生医院问答药粥砭石足疗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