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机即指疾病的发生、发展、变化及其结局的机理,历代医家均十分重视病机。《内经》言:“审察病机,无失气宜。”“谨守病机,各司其属。”将病机提高到“审察”、“谨守”的高度来论述,足见病机在辩证中的意义。从临床看,肿瘤的治疗自始至终贯穿了“病机中心论”的思想。肿瘤的病机在于内虚的基础上,多种致病因素相互作用,导致机体阴阳的失调,脏腑经络气血功能障碍,引起病理产物聚结而发生质的改变。肿瘤本身是一个全身性疾病,是一个全身为虚,局部为实的疾病。由于肿瘤的病因复杂,病种不一,临床表现多样,所以其病理变化也非常复杂,综合临床观察,结合前人理论,肿瘤的病机大致体现以下几个方面。
一、气滞血瘀
祖国医学认为:气与血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最基本物质,它们对人体生命活动具有十分重要的功能,故《类经·摄生类》日:“人之有生,全赖此气。”《景岳全书·血证》亦曰:“是以人有此形,惟赖此血,故血衰而形衰,血败则形坏。”气为阳,血为阴。《难经·二十二难》日:“气主煦之,血主濡之。”简要地概括了气血在功能上的差别。而古语“气为血帅,血为气母”,又说明气血之间相互依赖,相互为用的密切关系。在正常情况下气在全身上下,流畅无阻,升降出入,无处不在,借以执行其推动温煦、营养、气化、防御、固摄的功能,维持着人体的生理活动和机体的健康。血在气的推动下,亦循环全身,内至五脏六腑,外达皮肉筋骨,四肢百骸,对全身组织器官起着营养和濡润作用。由于气血之间生理上存在着联系,病理上亦相互影响,气病可以及血,血病可以及气。正如《内经》所言:“气血不和,百病乃变化而生。”临床大多数肿瘤病人均有气滞血瘀之征象,所以古人认为肿瘤与气滞血瘀关系密切。《诸病源候论》在论述噎嗝时日: “忧恚则气结,气结则不宣流使噎,二”《订补指掌》日:“噎嗝多起忧郁,忧郁则气结于胸,久而生痰…病成矣。”《古今医统》亦日:“凡食下有碍,觉屈曲下,微作痛,此必有死血。”上述说明噎嗝的形成与气滞血瘀有关。此外,历代医家在论述乳岩时均说明,气滞血瘀是肿瘤发生的基本病机之一。这是由于脏腑经络、四肢百骸之中,如气滞不畅,瘀血不行,凝滞不散,日久均可成瘤。所以疏肝理气,活血化瘀是肿瘤治疗中的大法之一。应注意的是,临床上不同的肿瘤不同的病期,有偏于气滞,有偏于血瘀。一般而言,初期结块多以气郁为主,而随病情发展,血瘀征象日渐明显,所以用药上宜有偏气偏血之差异。
二、痰凝湿聚
痰、湿皆同于一源,稀者为湿,稠浊者为痰。湿邪为病有内外之分,外湿由气候潮湿、涉水淋雨、居处潮湿等外在湿邪所致。内湿多与脾虚有关。湿为阴邪,重浊而黏腻,留滞于机体,易阻遏气机运畅而出现气滞、气郁、经络痹阻等证.,湿蕴于内,久而不去成湿毒、湿热,湿毒浸淫,生疮,流汁流水,经久不愈称为“湿毒流注”。《千金方》日:“妇人女子,乳头生小浅热疮,搔痒之黄汁出,浸淫为长,百治不差…。”这里记载于乳头周围湿疹样癌相似。痰既是病理产物,又是致病因素。它主要是由于肺、脾、肾功能失调,水湿代谢紊乱,停聚而成痰。痰既成之,随气流行,外而经络筋骨,内而五脏六腑,全身上下内外无处不至,从而可导致多种病变。故古人云:“百病皆生于痰。”“怪病皆由痰作崇。”朱丹溪在其著《丹溪心法》中首先提出了肿瘤与痰的关系,曰: “凡人身上中下,有肿块物者,多属痰症。”《外科正宗·疬论》日:“夫瘰疬者,有风毒,热毒之异,又有瘰疬、筋疬、痰疬之殊…痰疬者,饮食冷热不调,饥饱喜怒不常,多致脾气不能传运,遂成痰结。”说明了饮食情志损伤脾胃,脾虚生痰,结为痰核,而成肿块。对于发生于颈部的岩肿——失荣,《外科正宗·失荣症》对其病因病理作了较系统的论述。“失荣者,先得后失,始富终贫,亦有虽居富贵,其心或因六欲不遂,损伤中气,郁火相凝,随痰失道停结而成。”说明失荣乃痰毒深痼所为也。总之,痰湿为病,甚为复杂,病机变化多端。临床上把体表或皮下不痒不痛,经久不消之肿块,均按痰核论治,多以消痰散结,化痰通络之法来治疗,而对湿毒为患则以祛湿解毒法来治疗。现代药理研究亦表明,许多化痰散结作用的中药均有抗癌活性。如半夏、山慈姑、瓜蒌、前胡等,而祛湿药中具有抗癌作用的药物更多。综上所述,痰湿凝滞亦是肿瘤发病中的一个重要的病理变化。因此,化痰散结、祛湿解毒亦是治疗肿瘤的大法之一。
三、热毒内蕴
古人言:“诸痛痒疮,皆属于心。”心既指心经实火。痈疽原是“火毒生”,可见火毒致病的范围很广。疮疡肿痒均与火毒有关。火与热,均为阳盛所生,其性均属于热,但二者同中有异,一者是在热的程度上差异,即火为热之极;二者是热多为外邪所淫,火可由外感之邪所化生,而亦多内生,为机体阳气所生。火邪具有耗气伤津,生风动血,易致肿疡等特点。热毒内蕴可形成肿瘤,因血遇热则凝,津液遇火则灼液为痰,气血痰浊壅阻经络脏腑,遂结成肿瘤。对此,古人早有深刻的认识。《杂病源流犀烛·口齿唇舌病源流》对“疮菌”病理论述。时指出:“舌生芒刺,皆由热结之故,或因心劳火盛,而生疮菌。”《医宗金鉴·外科心法要诀》论舌疳:“此证皆由心脾毒火所致,其证最急…舌本属心,舌苔属脾,因心绪烦扰而生火,思虑伤脾则气郁,郁甚而成斯疾。”将舌疳的病理归为心脾毒火所为。《疡科心得集·辨肾岩翻花绝症论》认为肾岩由“其人肝肾素亏,或有郁虑伤木,肝经血燥…阴精消涸,火邪郁结”。精辟论述了内生火邪,毒热结肿的病理。中医文献把许多肿瘤认为是由于感情抑郁,郁而生火,郁火夹血瘀凝结而产生,临床上多见癌瘤呈热郁火毒之证,若邪热鸱张,呈实热证候,表现肿瘤正在进展,属于病进之象。如系病久体虚,瘀毒内陷,病情由阳转阴,成为阴毒之邪,则形成阴疮毒疽,翻花溃烂,经久不愈,皮肉腐黑,流汁清稀。治实热阳证火毒之邪应投以大剂清热解毒,养阴清热,滋阴降火之品,而对阴毒之邪,则需温里托补,扶正祛邪以调和气血,解除阳虚。
四、脏腑失调,正气虚弱
祖国医学认为:肿瘤发病与脏腑功能失调,正气虚弱有关。脏腑即五脏六腑,脏为阴,腑为阳,脏藏精气而不泻,腑传化物而不藏,脏与腑,一阴一阳,一表一里,通过经络相互络属,共同完成各项生理功能。若脏腑功能失调,则气机紊乱或脏腑禀赋不足,皆可成为肿瘤发生的内在因素。《诸病源候论·卷十九·积聚候》日:“积聚者,由阴阳不和,脏腑虚弱,受之风邪,搏于脏腑之气所为也。”将积聚的产生归之于脏腑虚弱、阴阳不和、感受外邪、内外合邪所致。陈藏器亦言:“夫众病积聚,皆起于虚也,虚生百病,积者五脏之所积,聚者六腑之所聚。”简明扼要地说明了“积聚”之病与正虚,脏腑之间的内在关系。中医学认为癌肿的发生应与肝、脾、肾有关,当然其他一些脏腑亦可发生肿瘤,但从临床上看,确以肝、脾、肾三脏最为重要。正如张景岳所言:“脾肾不足及虚弱之人,多有积聚之病。”李东垣《脾胃论》亦日:“脾病,当脐下有动气,按之牢苦痛,动气筑然,坚牢如积而硬,若似痛,甚则亦大痛,有是则脾虚病也。”《辨证录》日:“人有脾气虚寒,又食寒物,结于小腹之间,久不能消,遂成硬块…谁知命门火衰不能化物乎?夫脾乃湿土,必借命门之火熏蒸。倘命门火衰,则釜底抽薪,何以蒸腐水谷哉。”因此,治疗上提出“补命门之火,扶助脾土,则旺土自能消化,必功逐而症瘕自开,更觉潜移默夺之胜矣。”据说脾肾功能不足可引起肿瘤。中医认为脾胃为先天之本,肾为后天之本,脾肾不足则正气虚,以致卫外之气无以生,引起癌瘤发生,近代研究结果表明,恶性肿瘤患者大多均有脾虚气亏或肾虚等症。其细胞免疫功能及皮质醇均较正常人为低,通过中药健脾补肾,或重点健脾益气,或重点补肾固精均能提高患病机体的细胞免疫功能和调整内分泌失调状态,使“卫气”得以恢复,抗癌能力增加,有利于病体的康复。临床上肝郁亦是癌肿发病的一个重要因素。因为从病因上看,情志和发病有关,而七情致病是最易伤肝,有肿块皆夹郁之说。古人言:“六脉弦紧,心下伏梁,非易化之症,一生忧伤,肝之郁可知……”从临床看,恶性肿瘤往往是因虚而得,因病致虚,形成恶性循环,最后导致正衰邪盛,故治疗采用扶正与祛邪相结合,调理脏腑功能,补气养血,调动和增加机体内在的抗癌能力,这是当今恶性肿瘤治疗学中发展起来的一种最常见的法则,有着重要的意义。
肿瘤是一个全身性疾病。临床上一般认为肿瘤为全身属虚,局部属实的病变,其特点在于因虚致实,又因实致虚,病因病理复杂,变化多端。在疾病的变化过程中,每个患者的病情又不尽相同,所以上述病理机制并非单独存在,而是相互关联或复合在一起。因此,临床辩治,必须依据中医理论,审证求因,抓住每个患者的不同病理特点,根据具体情况给予治疗,才能提高疗效。
咨询电话:010-87876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