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症状大全皮肤科症状正文

口唇湿烂

【概念】

口唇湿烂,是指口唇糜烂的症状而言,常同时见有口唇肿胀,干燥,裂口,脱屑,结痂等症。与文献中所记载的“唇风”、“紧唇”、及“渖唇”相类似。

【鉴别】

常见证候

脾胃湿热口唇湿烂:多见于下唇,肿胀稍红,表面有污黄色痂皮,或层层鳞屑剥脱,痂脱落后留下光滑发亮的红色底面,其上又不断有新痂形成,可出现裂口,有烧灼感,触痛,反复不愈,舌红苔薄黄,脉沉弦。

脾胃蕴湿口唇湿烂:唇缘肿胀湿烂,其底不红,渗液较多,干后结痂,裂口,脱屑,时轻时重,有微痒痛感,舌胖淡,苔白微腻,脉沉缓。

气滞血瘀口唇湿烂:口唇部皮肤增厚,呈暗紫红色,或淡红色,有时表面可有萎缩,常附着有菲薄脱屑,面颊、鼻、背可出现同样斑块,发生在面颊皮损可见毛细血管扩张,舌黯红,苔薄白,脉沉细。

血虚风燥口唇湿烂:口唇缘部有圆形皮损,边缘稍隆起,色稍淡而有光泽,亦可有湿烂,口内颊粘膜可见有网状白膜,间或发木、发痒,无全身症状,舌质红,苔薄,脉濡细。

鉴别分析

脾胃湿热口唇湿烂与脾胃蕴湿口唇湿烂:此二者均与脾胃蕴湿有关,但前者是脾胃蕴湿久而化热,湿热薰蒸所致,故常带有明显热象,如自觉有烧灼感,触痛,局部损害常发红,表面常结有黄痂,舌红苔黄等。治宜清热除湿,方用清热除湿汤加减。而后者则是脾胃蕴湿不化,湿邪困脾,运化失职,发于唇部而致湿烂。多见唇缘部肿胀湿烂,基底不红,渗出较多,结痂为灰白色,舌胖淡有齿痕,脉沉缓,治宜健脾利湿,方用除湿胃苓汤加减。

气滞血瘀口唇湿烂与血虚风燥口唇湿烂:二者均与血分有关。但前者由于气机不舒,血随气结,口唇失于营养所致。后者则多见于胃阴素虚之体,营阴不足,血虚生风,化燥灼唇,故见口唇湿烂。前者口唇湿烂的特点是:唇缘部呈暗红色,皮肤肥厚浸润斑块,表面有脱屑裂口,或见萎缩,同时面颊、鼻、背也可有同样皮损。治宜益气活血化瘀,软结散结,方用桃红四物汤加减。后者口唇湿烂的特点为:唇缘部色淡或发白,表面亦可湿烂,脱屑,但常光滑,波及口颊粘膜,常有痒感,一般无全身症状。治宜养血滋阴润燥,方用滋阴除湿汤。

【文献别录】

《诸病源候论·口吻疮候》:“足太阴为脾之经,其气通于口,足阳明为胃之经,手阳明为大肠之经,此二经脉并侠于口。其府脏虚,为风邪湿热所乘,气发于脉,与滓液相搏则生疮,恒湿有汁,世谓之肥疮,亦名燕口”。

外科大成·唇部》:“唇风生下唇,发痒不痛,肿裂流水,由胃火上攻也”。

咨询电话:010-87264942

↓展开全部内容

上一篇:唇肿

下一篇:蝶形红斑

返回首页

图文

相关

推荐

最新

站内直通车

首页常识特色保健养生论坛信息丰胸减肥名医药材书籍新闻文化偏方拔罐膏药刮痧火疗气功推拿药茶药酒药浴针灸美容老年育儿男性女性疾病杂症中药诊断医案词典医生医院问答药粥砭石足疗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