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中医常识医案心得正文

脾虚与脾胃湿热理论研究指导临床成范例

脾虚证研究是新中国成立70年来中医药重大理论传承创新突出成果之一。在广州中医药大学脾胃研究所王建华和劳绍贤等带领下,“脾虚证辨证论治系列研究”获2000年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2018年“脾虚理论及其应用研究”入选国家“十三五”重点著作《中国中医药重大理论传承创新典藏》,这是现代中医证候研究的典型范例。

20世纪70年代劳绍贤等提出脾虚证诊断方案,1993年卫生部《中药新药治疗脾虚证的临床研究指导原则》制订了脾虚证诊断标准。2002年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中药新药治疗脾气虚证的临床研究指导原则》制订了脾气虚证诊断、症状量化及疗效标准。2017年中华中医药学会“脾虚证中医诊疗专家共识意见”完整反映了脾虚证诊治面貌。

在劳绍贤“湿热蕴生,久之成痰生瘀化毒互结生瘤与祛湿运脾、清热防变”观点影响下,胡玲等基于良恶性病理演变,对幽门螺杆菌相关胃病脾气虚与脾胃湿热证群类趋同性易感体质预警及其生物学基础开展系列探讨。刘凤斌等进行脾胃虚实证候生存质量量表的积极探索,“中华生存质量量表研制及其应用”获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

经过长期积淀,脾虚证与脾胃湿热证研究坚持传承创新并重,以临床为主导,基础为支撑,科学研究指导临床诊疗为目标,在海内外同行中树立了鲜明旗帜。

咨询电话:010-87876186

↓展开全部内容

上一篇:创立胃痈理论提高临床疗效

下一篇:溃疡性结肠炎防治研究取得重大进展

返回首页

图文

相关

推荐

最新

站内直通车

首页常识特色保健养生论坛信息丰胸减肥名医药材书籍新闻文化偏方拔罐膏药刮痧火疗气功推拿药茶药酒药浴针灸美容老年育儿男性女性疾病杂症中药诊断医案词典医生医院问答药粥砭石足疗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