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中医信息中医书籍脉经正文

《脉经》的内窖

现在所能见到的《脉经》都出于宋臣林亿等校刊类次的。卜卷本,由于经过了较大的整理,已非尽属王叔和之旧,只能说基本上保存了原书原貌和卷数。除第十卷“手检图”早已佚失,无法弥补,文字亦不完整系统外,各卷尚较系统完备。

第一卷包括:“脉形状指下秘诀”,即二十四脉脉名脉形及相类脉。“分别三关境界脉候所主”,为独取寸口法寸关尺部位尺寸及反映病症的大体位置。“两手六脉所主五脏六腑阴阳顺逆”,即两手寸关尺分主脏腑的规定。以上三部分为王叔和所制定或肯定的独取寸口诊法主要内容,亦是后世脉法的主体部分,其它如:“平脉早晏”、“持脉轻重”、“辨脏腑”、“平虚实”、“辨灾怪”、“诊将差”等等则为引用《内经》、《难经》、仲景之文,加以类次编集而成。

第二卷包括“平三关阴阳二十四气脉”,“平人迎神门、气口、前后脉”,“平三关病后并治宜”及“平奇经八脉病”等,用寸关三部诊法分述对脏腑、经络病证的诊治方法,系统详备、次序井然,奇经八脉病为附录性质,故于标题下有夹行小字注云:“八脉为病不在十二经,故以系此卷之末。”

第三卷以脏象、季节、病症、生死等论脉,分肝、胆、心、小肠、脾、胃、肺、大肠、肾、膀胱等五部.其中注明何者为新撰,何者引自前人他书(包括《四时经》、《素问》、《铖经》,张仲景)。

第四卷为:“辨三部九候脉证”,“平杂病脉”,“诊五脏六腑气绝证候”,“诊四时相反脉”,“诊损至脉”等共八篇,有可能是杂采诸家之说而成。其中多有很具体的经验方法,如“诊三部脉虚实决死生第八”中有:“三部脉缰,非称其人病便死。竹“三部脉赢非其人得之死。…“三部脉粗,长病得之死,卒病得之生。”等等,都是既精辟叉辩证的。

另外,在这些包括引用前人的内容中,亦不时出现古脉学的坚、急、喘、躁等脉,全书中他处亦时有这种情况,意在述古,与王叔和开首所定二十四脉之说并不应当说是矛盾的。

第五卷为“张仲景脉法”一篇,“扁鹊脉法”及“扁鹊华佗察声色要诀”等共四篇。仲景脉法部分见于《伤寒论·平脉法》、而扁鹊脉法并不见于今传本《难经》,另外《脉经》于第一卷等处所引今本《难经》之文,亦不言出《难经》或扁鹊,可证当王叔和时今本《难经》尚不名《难经》亦无扁鹊所著之说。这几篇不但从各个角度论述脉法及经验,要言不恼,精当实际,而且在“声色要诀”中联系四诊的各种诊法,内容极为丰富:如:“病人发如干麻,善怒者死”,“病人脐肿反出者死”,“病人尸臭者不可治”等等。第六卷分篇系统论述五脏六腑病证,多引自古书前人,虽未注明所出,但内容可见,又经王叔和整理,系统全面,极有价值。

第七卷以不可发汗,叮发汗之《伤寒论》,可不可诸篇的形式,系统介绍了《伤寒论》六经全文之主要内容,为《伤寒论》别本之一,所谓王叔和曾撰次仲景《伤寒论》“选论甚精”当即指此而言(最后热病数篇选自《内经》)。此卷最后有:“治伤寒形证所宜进退,晋王叔和集仲景评脉要论。”可证这部分介绍仲景伤寒形证的文字正是由王叔和所撰集的。“伤寒形证”与“评脉要论”合起来就是仲景的辨脉证并治的意思,由于是收在《脉经》中所以以脉为主并最后点出说是“评脉要论”。至于“治”文内只有用何方并不载药味,亦是此意。按今本《伤寒论》中之可不可诸篇宴出于《脉经》第七卷,不过现传之宋本,成本都不全,成本缺尤多,这部分内容亦见于《伤寒论》别本。《金匮玉函经》,及来人所著《伤寒补亡论》等书。第八卷为“平卒尸厥脉证”等十六篇杂证内容,见于今本《金匮要略》,第九卷为“平妊娠分别男女将产诸证”等八篇及“平小儿杂病证”一篇多数见于今本《金匮要略》中。各别取之于《内经》及徐之才说等。第十卷篇题下注日“手检图三十一部”。但图已佚失,文字亦不完整。

咨询电话:010-87876186

↓展开全部内容

上一篇:《脉经》的流传

下一篇:《脉经》的著成与后世脉法

返回首页

图文

相关

推荐

最新

站内直通车

首页常识特色保健养生论坛信息丰胸减肥名医药材书籍新闻文化偏方拔罐膏药刮痧火疗气功推拿药茶药酒药浴针灸美容老年育儿男性女性疾病杂症中药诊断医案词典医生医院问答药粥砭石足疗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