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泪囊炎是临床常见的眼病之一,由于鼻泪管狭窄或阻塞,致使泪液滞留于泪囊之内,伴发细菌感染而致病。常见的致病菌为:肺炎球菌、链球菌、葡萄球菌。临床主要症状为泪溢,检查可见结膜充血,下睑皮肤红肿.用手指挤压泪囊区,有脓性分泌物自泪小点流出。冲洗泪道可见冲洗液自上、下泪小点返流,同时有脓性分泌物。由于分泌物大量潴留,泪囊扩张,形成泪囊黏液囊肿。泪囊长期处于带菌状态,极易引起感染化脓,因此,应该高度重视慢性泪囊炎,尤其在实施内眼手术前,必须预先治疗。
中医眼科将其称为“漏睛”,首载于《太平圣惠方》,是以内眦部常有黏液或脓液自泪窍泌出为临床特征的眼病。多因风热外袭,停留泪窍,清气不升,浊气不降,积伏日久,腐肉成脓;或因心有伏火,脾胃湿热,上攻泪窍,积聚成脓。患眼局部皮肤红肿,斥痛明显,炎症可扩散到眼睑、鼻部和面额部。
本病多见于中老年人,女性多于男性,可单眼或双眼发病。此外,亦有新生儿罹患本病者。
在《诸病源候论·目病诸候》中认为本病因“风热客于睑眦之间,热搏于血液,令眺内结聚,津液乘之不止,故成脓液不尽”所致。外感风热,停留泪窍,泪道不畅,积伏日久,泪液受染而变稠浊;或心有伏火,脾蕴湿热,流注经络,上攻泪窍,腐而成脓。
慢性泪囊炎眼针疗法一
取穴主穴:眼针l区、2区、7区、8区、攒竹、四白、迎香。配穴:合谷、风池。
操作规程:每次选主穴平补平泻,留针40分钟,20~30分钟行针一次,期间不断观察患者情况,并嘱患者家屈协同留观。
1区、2区、7区、8区沿眶缘向颞侧皮下斜刺,攒竹平刺0.3寸,四白平刺0.3寸,迎香向上斜刺0.3寸,合谷直刺0.5寸,风池向鼻尖方向斜刺0.5寸。进针完毕后嘱患者闭眼,坐位或仰卧位。
操作间隔:每天1次,10次为l个疗程。
慢性泪囊炎眼针疗法二
取穴主穴:眼针2区、5区、6区、7区、攒竹、承泣、迎香。配穴:合谷、曲池、风池。
操作规程:每次选主穴平补平泻,留针40分钟,20~30分钟行针一次,期间不断观察患者悄况,并嘱患者家属协同留观。
2区、6区、7区沿眶缘向颞侧皮下斜刺,5区沿眶缘向鼻侧皮下斜刺,攒竹平刺0.3寸,承泣直刺0.5寸,迎香向上斜刺0.3寸,合谷直刺0.5寸,曲池直刺1寸,风池向鼻尖方向斜刺0.5寸。进针完毕后嘱患者闭眼,坐位或仰卧位。
操作间隔:每天1次,10次为1个疗程。
咨询电话:010-87876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