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网膜静脉阻塞是临床常见的眼底疾病,其眼底特征表现为视网膜中央静脉或分支静脉内的急性血流梗阻,出血与水肿,多单眼发病,视力可突然下降,是临床常见的视网膜出血性疾患之一。老年患者较多,近年来年轻人亦常见,多为单眼发病,男性稍多于女性。
视网膜静脉阻塞属祖国医学“暴盲”范畴。病因病机归结如下:
(1)情志内伤,肝气郁结,肝失调达,气机不畅,阻塞脉道。
(2)肝肾阴亏,水不涵木,肝阳上亢,气血上逆,血不循经而外溢。
(3)劳倦竭视,阴血暗耗,心血不足,无以化气,致脾气虚弱、血失统摄,血溢脉外。
(4)过食肥甘厚味,痰湿内生,湿久化热,痰凝气滞,湿火蕴滞,血脉瘀阻,或血行不畅,瘀滞脉内,久瘀伤络而出血。
视网膜静脉阻塞眼针疗法一
取穴:眼针2区、4区、5区、7区、8区、球后、承泣、四白、睛明、太阳等。配穴:脾俞穴、肝俞穴、太冲穴等。
操作规程:眼针2、7区沿眶缘向颞侧皮下斜刺,4区、5区沿眶缘向鼻侧斜刺,8区沿眶缘向颞上方皮下斜刺,进针时用0.5寸毫针进针0.5寸;球后、承泣、太阳及睛明,进针采用1寸亳针直刺0.5~1寸。太冲穴直刺,肝俞、脾俞穴针尖斜向外侧斜刺,进针完毕后嘱患者闭眼,坐位或仰卧位。
留针30~60分钟,期间不断观察患者情况,并嘱患者家属协同留观。
主治:视网膜静脉阻塞气滞血瘀型:临床可见眼外观端好,视力骤降,眼底见视网膜静脉迂曲扩张,视网膜火焰状出血、水肿,或周边部视网膜静脉旁白鞘,局灶性出血,全身有眼胀头痛,胸胁胀痛;或清志抑郁,食少嗳气;或忿怒暴悖,烦躁失眠;或乳房胀痛,月经不调;舌红有瘀斑,苔蒲白,脉弦或涩等。
视网膜静脉阻塞眼针疗法二
取穴:眼针2区、4区、5区、7区、8区、球后、承泣、四白、睛明、太阳等。配穴:脾俞穴、肝俞穴、太冲穴等。
操作规程:眼针2、7区沿眶缘向颞侧皮下斜刺,4区、5区沿眶缘向鼻侧斜刺,8区沿眶缘向颞上方皮下斜刺,进针时用0.5寸亳针进针0.5寸;球后、承泣、太阳及睛明,进针采用l寸亳针直刺0.5~1寸。太冲穴直刺,肝俞、脾俞穴针尖斜向外侧斜刺,进针完毕后嘱患者闭眼,坐位或仰卧位。
留针30~60分钟,期间不断观察患者情况,并嘱患者家属协同留观。
主治:视网膜静脉阻塞阴虚阳亢型;临床可见眼症同前,兼见头晕耳鸣,面热潮红,头重脚轻,失眠多梦,烦躁易怒,腰膝酸软;舌红少苔,脉弦细。
视网膜静脉阻塞眼针疗法三
取穴:眼针2区、4区、5区、7区、8区、球后、承泣、四白、睛明,太阳等。配穴:脾俞穴、肝俞穴、太冲穴等。
操作规程:眼针2、7区沿眶缘向颞侧皮下斜刺,4区、5区沿眶缘向鼻侧斜刺,8区沿眶缘向颞上方皮下斜刺,进针时用0.5寸毫针进针0.5寸;球后、承泣、太阳及睛明,进针采用1寸毫针直刺0.5~1寸。太冲穴直剌,肝俞、脾俞穴针尖斜向外侧斜刺,进针完毕后嘱患者闭眼,坐位或仰卧位。
留针30~60分钟,期间不断观察患者情况,并嘱患者家属协同留观。
主治:视网膜静脉阻塞痰瘀互结型;临床可见主要证候为眼症同前,形体肥胖,兼见头蜇眩晕,胸闷脘胀;或是病程较长,眼底水肿渗出明显,或有黄斑囊样水肿;舌苔腻或舌有瘀点,脉弦或滑。
视网膜静脉阻塞眼针疗法四
取穴:眼针2区、4区、5区、7区、8区、球后、承泣、四白、睛明、太阳等。配穴;脾俞穴、肝俞穴、太冲穴等。
操作规程:眼针2、7区沿眶缘向颞侧皮下斜刺,4区、5区沿眶缘向鼻侧斜刺,8区沿眶缘向颞上方皮下斜刺,进针时用0.5寸毫针进针0.5寸;球后、承泣、太阳及睛明,进针采用1寸毫针直刺0.5~1寸。太冲穴直刺,肝俞、脾俞穴针尖斜向外侧斜刺,进针完毕后嘱患者闭眼,坐位或仰卧位。
留针30~60分钟,期间不断观察患者悄况,并嘱患者家属协同留观。
主治:视网膜静脉阻塞心脾两虚型:临床可见病程较久,视网膜静脉反复出血,其色较淡,常伴有面色萎黄或晄白,心悸健忘,肢体倦怠,少气懒言,月经最少或淋漓不断,纳差便溏;舌淡胖,脉弱。
视网膜静脉阻塞眼针疗法五
取穴:眼针2区、4区、5区、7区、8区、球后、承泣、四白、睛明,太阳等。配穴:脾俞穴、肝俞穴、太冲穴等。
操作规程:眼针2、7区沿眶缘向颞侧皮下斜刺,4区、5区沿眶缘向鼻侧斜刺,8区沿眶缘向颞上方皮下斜刺,进针时用0.5寸亳针进针0.5寸;球后、承泣、太阳及睛明,进针采用1寸毫针直刺0.5~l寸。太冲穴直刺,肝俞、脾俞穴针尖斜向外侧斜刺,进针完毕后嘱患者闭眼,坐位或仰卧位。
留针30~60分钟,期间不断观察患者情况,并嘱患者家属协同留观。
主治:视网膜静脉阻塞胃火炽盛型:临床可见眼前突见黑影,继则视物昏矇,黑影飘动,甚则不见人物,神膏浊甚,眼内出血多则不见眼底,或伴口臭、齿衄,口干喜冷饮,嘈杂易饥,舌红苔黄脉数。
咨询电话:010-87876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