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手穴:位于臂穴之下方,颧弓下缘处。
6.颊部(共5穴)
(1)股穴:位于耳垂与下颌角连线中上1/3交界处。
(2)膝穴:位于耳垂与下颌角连线中下1/3交界处。
(3)膝膑穴:位于下颌角前上方肌隆起处。
(4)胫穴:位于下颌角前方,上颌骨上缘。
(5)足穴:位于胫穴前方,目外眦直下,下颌骨上缘处。
二、选穴原则与配穴方法
1.按疾病的相应部位选穴如手痛选手穴,心悸取心穴,咽喉肿痛选咽喉穴等。
2.按脉象学说选穴如肺开窍于鼻,鼻病可选配肺穴;心开窍于舌,舌疮、舌肿痛可选心穴等。
3.按中医五行生克关系选穴如头晕头痛多属肾水不足,肝阳上亢所致,治疗时除选肝穴外配用肾穴,取“滋水涵木”之意。
4.按穴位敏感点选穴于病变相应区域内及附近探查,选用最敏感之反应点。
三、操作
一般选28~30号1.7~3.3cm(O.5~1.O寸)毫针。针前可先在选好的针刺部位内用针柄端探测敏感反应点。在选定部位徐徐刺入,看穴位皮肤厚薄及针刺需要分别横刺、斜刺或直刺,如额、鼻部的皮肤及皮下组织浅薄,多用沿皮平刺;鼻旁、口旁的穴位宜用斜刺;额部的穴位可用直刺。进针后可施用一定的手法,一般穴位多有酸、麻、胀、痛针感,脾、胃、膀胱、子宫等穴可有少许疼痛。得气后可留10~30分钟,每隔5~10分钟行针1次。病重者可用皮内埋针法,一般埋针1~5天。出针时,左手拿消毒干棉球,轻轻按压针刺局部的皮肤,右手徐徐出针。
【主治病症】
一、用于针刺麻醉
1.胃全切术主选肺、心、胃,配脾穴。
2.胆囊切除术主选肺、心、胆,配肝穴。
3.阑尾切除术主选肺、心、大肠,配胃或脐穴。
4.子宫或输卵管手术主选肺、心、子宫或肾,配胃或脐穴。
5.腹股沟疝修补术主选肺、心、小肠、脐,配股里穴。
6.股骨颈三刃钉内固定术主选肺、心、股骨、肾,配胆穴。
二、各种痛症
1.头痛取面点、肝点、肾点。
2.咽喉肿痛取咽喉点。
3.胁痛取肝点、胆点。
4.痛经取膀胱点、子宫点。
5.胃痛取胃点。
6.腹痛取大肠点、小肠点、脐点。
7.腰背痛取背点、肾点。
8.肩臂痛取肩点、臂点。
9.股内侧痛取股点、股里点。
10.膝肿痛取膝点、髌点。
11.足肿痛取足点。
三、胃下垂、缺乳
用面针疗法。取胃、脾、肝、胆点;缺乳配膺乳点。
【注意事项】
1.针前严格消毒,防止面部感染,如有瘢痕、痤疮应避开。
2.面部血管丰富,起针时注意按压针孔,防止出血。
3.其余注意事项参见“体针疗法”。
咨询电话:010-87876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