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中药网
首页 --> 中医特色 --> 中医针灸 --> 器具技法 --> 传统时间针灸法

传统时间针灸法

子午流注、灵龟八法和飞腾八法是古代医家创立的择时选穴针刺法,统称为传统时间针灸疗法。

 从表中可以看出天干为阳主顺序前进,而地支则为阴主逐次后退,这是开井穴必须掌握的。

 经生经,穴生穴,在开出井穴之后,则按十二经脉及五输穴的五行相生规律,以经生经,穴生穴依次开出。如甲日戌时开窍阴穴之后,甲为胆经为阳木,应生阳火为丙小肠,井窍阴穴属金,应生小肠荥水穴前谷。继而小肠火生阳土为戊胃,荥水穴后应生输木穴胃经陷谷。戊胃土应生阳金为庚大肠,输木穴后应生经火穴即大肠经阳溪穴。庚大肠金应生阳水为壬膀胱,经火穴应生阳十合穴为膀胱合穴委中。余穴皆仿此。

 阳日阳时开阳穴,阴日阴时开阴穴。阳日指天干属阳干者,即甲、丙、戊、庚、壬日,阳时指地支属阳支者,即子、寅、辰、午、申、戌。如甲日甲戌时开胆经井穴足窍阴,足窍阴为阳经阳穴,下一时辰乙亥为阴时不开穴,再下一个时辰丙子为阳时开小肠经荥穴前谷,依此类推。阴日指天干属阴干者,即乙、丁、己、辛、癸,阴时指地支属阴支者,即丑、卯、巳、未、酉、亥。如乙日乙酉时开肝经井穴大敦,大敦为阴经阴穴,下一时辰丙戌为阳时不开穴,再下一个时辰丁亥为阴时开心经荥穴少府,依此类推。

 返本还原,阳经遇输过原,阴经以输代原就是每逢开输穴的 l司时,就要开当日本经的原穴。阳经各有单独的原穴,阴经则以输代原。如甲日遇开输穴是胃经陷谷,同时过原开胆经原穴丘墟。乙日遇开输穴是脾经太白,同时过原开肝经原穴太冲,太冲即是肝经输穴。故言代原,余皆类推。   

 气纳三焦开生我穴,血归包络开我生穴。三焦主持诸气,气为阳,所以凡是阳经开至合穴,下一阳时便应气纳三焦,开生我、穴,这里“我”指井穴所属的经。例如甲日戌时开胆井窍阴,转注乙日继续开阳时,到了壬午开合穴,下一阳时甲申,便要开三焦属水的荥穴液门,因为胆属木,水生木就是生我的关系。余可类推。血归包络,血为阴,所以凡是阴经开到合穴,下一阴时就要血归包络,开我生穴。例如乙日酉时开肝经井穴大敦,下一阴时丁亥开心经荥穴少府,转注丙日继续开阴时,到癸巳时开肾经合穴阴谷后,下一阴时己未,便要血归包络,开心包经我生穴。肝属木,木生火,所以开心包经荥穴劳宫,余可类推。

 纳甲法就是依据以上原则开穴的。

 (4)子午流注逐日按时定穴歌(明·徐凤《针灸大全》):

 1)甲日戌时胆窍阴,丙子时中前谷荥,

 戊寅陷谷阳明输,反本丘墟木在寅。

 庚辰经注阳溪穴,壬午膀胱委中寻,

 甲申时纳三焦水,荥合天干取液门。

 2)乙日酉时肝大敦,丁亥时荥少府心,

 己丑太白太冲穴,辛卯经渠是肺经,

 癸巳肾宫阴谷合,乙未劳宫火穴荥。

 3)丙日申时少泽当,戊戌内庭治胀康,

 庚子时在三间俞,本厚腕骨可祛黄,

 壬寅经火昆仑上,甲辰阳陵泉合长,

 丙午时受三焦火,中渚之中仔细详。

 4)丁日未时心少冲,己酉大都脾土逢,

 辛亥太渊神门穴,癸丑复溜肾经通,

 乙卯肝经曲泉合,丁巳包络大陵中。

 5)戊日午时厉兑先,庚申荥穴二间选,

 壬戌膀胱寻束骨,冲阳土穴必还原,

 甲子胆经阳辅是,丙寅小海穴安然,

 戊辰气纳三焦脉,经穴支沟刺必痊。

 6)己日巳时隐白始,辛未时中鱼际取,

 癸酉太溪太白原,乙亥中封内踝比,

 丁丑时合少海心,己卯间使包络止。

 7)庚日辰时商阳居,壬午膀胱通谷之,

 甲申临泣为输木,合谷金原返本归,

 丙戌小肠阳谷火,戊子时居三里宜,

 庚寅气纳三焦合,天井之中不用疑。

 8)辛日卯时少商本,癸巳然谷何须忖,

 乙未太冲原太渊,丁酉心经灵道引,

 己亥脾合阴陵泉,辛丑曲泽包络准。

 

|<< << < 1 2 3 4 5 6 7 8 9 10 > >> >>|

专家免费咨询热线:010-87876186(咨询时间:上午8:30-下午5:00)

分享到:

本页关键字:传统时间针灸法  头痛  胃痛  周围性面瘫  瘫痪  肾泻 免费索取疾病资料

上一篇:麦粒灸疗法        下一篇:温灸筒

>> 返回器具技法页面    >> 返回首页

>> 更多专家请点击免费预约中医专家(轻松预约到专家)

精彩推荐

图片文章

特别链接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健康网站

合作网站

关于我们 | 投稿启事 | 网站导航 | 联系方式 | 人才招聘 | 意见反馈 | 申请合作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网站声明 | 求医问药 | 中医家园 | 高级搜索
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 请速与我们联系
Copyright © 2003-2012 zhzy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客服热线 010-87876186
文明办网文明上网投诉电话:010-87876186 举报邮箱:tousu@zhzyw.org
版权所有:中医中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