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中医特色中医针灸器具技法正文

鼻针疗法

鼻针疗法,是在鼻部范围内的一定穴位上进行针刺,借助脏腑、经络的联系以治疗多种病症的一种针刺方法。《灵枢•杂病》云:“哕,以草刺鼻,嚏,嚏而已。”《针灸大成》载有鼻准穴治鼻上生酒渣风;迎香穴治鼻息肉等。鼻针疗法主要以祖国医学对鼻部“色诊”的理论为基础,通过鼻部皮肤色泽变化来诊治疾病为依据发展而来的。《灵枢•五色》说:“五色独决于明堂,……明堂者,鼻也。”《灵枢•五阅五使》说:“五色之见于明堂,以观五脏之气。”即通过观察鼻部色泽变化可以测知病生于何脏何腑。《素问•五脏别论》言:“五气入鼻,藏于心肺。”《疮疡全书》说:

“鼻居面中,为一身之血运。”提出鼻对全身气血及心肺之功能活动有重要作用。鼻是经络、气血密布之处,通过经络与脏腑各部都联系起来。《灵枢•邪气脏腑病形》说:“十二经脉,三百六十五络,其血气皆上于面而走空窍。……其宗气上出于鼻而为嗅。”鼻是手、足阳明经与督脉交会之处,此外手少阳小肠、足太阳膀胱、任脉亦循行于鼻部,故鼻为阴阳会合、诸经聚集之处,气血运行尤为旺盛,脏腑、气血的变化都可反应于鼻。针刺鼻部的特定穴位可达疏通经络、调通气血、治疗疾病之目的。

【操作方法】

一、鼻部穴位的分布

根据《灵枢•五色》“明堂骨高以起,平以直。五脏次于中央,六腑挟其两侧,首面上于阙庭,王宫在于下极”的论述,将鼻的穴位分为3条线23个刺激区。

1. 鼻部基础穴

面中线起于前额正中,止于水沟穴之上。共9穴(区)。

(1)头面:额正中处,眉心与前发际中点连线的上1/3。

(2)咽喉:头面与肺之间,当眉心与前发际中点连线的下1/3处。

(3)肺:在两眉头之间。

(4)心:在肺区之下,两目内眦角之间处。

(5)肝:在心区之下,鼻梁骨最高处,当两颧相平之鼻正中线上。

(6)脾:在肝区之下,当鼻准头上缘正中线上。

(7)肾:在鼻尖之端。

(8)前阴(外生殖器):在鼻中膈下端尽处。

(9)睾丸(卵巢):在鼻尖的左右两侧各一区。

鼻孔线起于目内眦角的下方,紧靠鼻梁骨两侧,至鼻翼下端尽处止。共5穴.(区)。

(1)胆:位于肝区的外侧,目内眦角直下处。

(2)胃:位于脾区的外侧,胆区直下方。

(3)小肠:在鼻翼上1/3处,胃区下方。

(4)大肠:在鼻翼正中处,小肠区下方。

(5)膀胱:在鼻翼壁尽处,大肠区下方。

鼻旁线起于眉内侧,沿骨外侧下行于鼻孔线的外方,止于鼻翼尽外侧。共9穴(区)。

(1)耳:在眉内侧端,与肺区相平。

(2)胸:在眉棱骨下,目窠之上。

(3)乳:在睛明穴之上方。

(4)项背:在睛明穴之下方。

(5)腰脊:在胆区之外方,项背区的外下方。

(6)上肢:在胃区之外方,腰脊区的外下方。

(7)胯股:在与鼻翼上部相平处外侧,上肢区的外下方。

(8)膝胫:在鼻翼正中处之外侧,胯股区的下方。

(9)足趾:在鼻翼下部相平处外侧,膝胫区的下方。

2.鼻部新穴

(1)高血压下点穴:两眉正中点,即印堂穴。

(2)腰三角:正中点在心穴下方,鼻骨下缘,两侧点在正中点的外下方。

(3)消化三角:正中点在中点的下方,两侧点在其外下方,即鼻尖处的小等腰三角形。

(4)高血压下点穴:鼻尖稍下方。

(5)上肢穴:肩臂肘下穴。

(6)阑尾穴:鼻翼外上部。

(7)下肢穴:即胫穴。

(8)创新穴:两鼻孔上沿连线与鼻正中线交点处。

(9)增一穴:两鼻翼内沿凹陷。

(10)增二穴:从增一穴起沿鼻翼内纹线延至鼻孔上沿处。

(11)子包穴:鼻中膈

|<< << < 1 2 3 > >> >>|

咨询电话:010-87876186

↓展开全部内容

上一篇:背俞针疗法

下一篇:头皮针疗法

返回首页

图文

相关

推荐

最新

站内直通车

首页常识特色保健养生论坛信息丰胸减肥名医药材书籍新闻文化偏方拔罐膏药刮痧火疗气功推拿药茶药酒药浴针灸美容老年育儿男性女性疾病杂症中药诊断医案词典医生医院问答药粥砭石足疗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