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中医特色中医针灸针灸临床正文

疔疮的针灸治疗

疔疮是好发于颜面和手足部的外科疾患。本病以发病开始即有粟米样小脓头,发病迅速,根深坚硬如钉为特征。因发病部位和形状不同,而有“人中疔”、“虎口疔”、“红丝疔”等名称。

西医的“疖”属本病范畴。

[病因病机]

多因肌肤不洁,铁木刺伤而妄施针挑挤压,以致邪毒乘隙侵袭,蕴结肌肤;或因恣食膏粱厚味和酗酒等,以致脏腑蕴热,毒从内发;若毒热内盛则流窜经络,内攻脏腑则属危候。

[辨证论治]

主症:本病初起为毛囊脓疮隆起呈圆锥形的水性硬结,状如粟粒,其色或黄或紫,有红、肿、热、痛,数日内硬结增大,疼痛加剧;继而形成脓肿而硬结变软,疼痛减轻,溃脓后脓腔塌陷,逐渐愈合。如发生于四肢,患处有红丝上窜的,称“红丝疔”。如见寒战,高热,神昏,谵语,头痛,呕吐为全身性化脓性感染,中医称“疔疮走黄”。

分析:内郁火毒,迫于肌肤;气血逆行,灌于经络肌肤之上,则见硬结,红肿热痛,热毒腐肉为脓血,溃泄后火毒暂解故愈合,火毒循经走,则可见红丝迢递直上。证虽在表,而源本于里,故重者可及脏腑而发生走黄。

治则:清热解毒,行气和血。

处方:取督脉、阳明经腧穴为主,针用泻法或三棱针点刺出血。穴取身柱灵台合谷委中

方义:督脉统率诸阳,故泻身柱、灵台以疏泄阳邪火毒,两穴为治疗疔疮之经验穴,阳明多气多血,取合谷以清泄阳明火毒;委中为“血郄”刺血以清泄血热。

随证配穴:根据患部所循经脉,循经配穴,如生于面部,属阳明经者,配商阳内庭;属少阳经者,配关冲足临泣;属太阳经者,配少泽足通谷;发于手者,可配足部同名经腧穴;发于足者,配手部同名经腧穴;高热配十宣或十二井穴点刺出血;神昏配人中、中冲内关;红丝疔可从红丝止点沿红丝向起点点刺,泄其恶血。

[其他疗法]

1. 挑治:脊柱两旁寻找丘疹样阳性点,可取心俞脾俞等。常规消毒后,用三棱针或粗针挑取白色纤维样物,每次取2~4处。

2. 隔蒜灸:将蒜片置于疖肿上,将艾炷放在蒜上点燃灸之,每一疖灸3~10炷,每日1次,10次为一疗程。轻者灸3~4次痊愈,为防止复发应灸完1个疗程,重者一般需2个疗程。

[按语]

凡生疔肿严禁局部挤压碰撞,有全身症状者应卧床休息,患部在四肢者适当抬高患肢高度制动。热毒在经者,针刺有满意效果。疔毒走黄,病情凶险,必须及时救治。

咨询电话:010-87264942

↓展开全部内容

上一篇:丹毒的针灸治疗

下一篇:不寐的针灸治疗

返回首页

图文

相关

推荐

最新

站内直通车

首页常识特色保健养生论坛信息丰胸减肥名医药材书籍新闻文化偏方拔罐膏药刮痧火疗气功推拿药茶药酒药浴针灸美容老年育儿男性女性疾病杂症中药诊断医案词典医生医院问答药粥砭石足疗
返回顶部